九中
萍乡市第九中学
“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萍乡市首批“安全文明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萍乡九中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萍乡九中位于市建设西路,火车站附近,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景色迷人,占地面积90亩。拥有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完好的体育设施;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微机室、语音室、电视网络系统多功能报告厅等辅助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5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有勇夺萍乡市高考理科状元录取于清华大学的81届学生叶飞;有用两年时间与其他学校花三年时间抗衡,并一举夺得当年高考理科状元录取于上海交大的83届学生罗小平,其后,陆续有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大、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院校。2005年高考,周昱同学获得全市一般普通高中第一名。2006年高考再创佳绩,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二本上线指标。2007年、2008年高考在生源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对于普通学生的教育教学颇有心得,每年都有学生中考成绩并不理想,来到我校就读后,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学校新任领导班子严格管理,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特别是从2008年3月开展向洋思中学学习以来,学校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几年,老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种奖励的上百人次,参加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也屡次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获省市以上奖励达百余人次。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各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如诗朗诵、演讲、辩论会、才艺展示、圣诞联谊会等;定期举行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体育活动;学生自治会、校园广播站、文学社、街舞团等社团组织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自2004年1月纳入地方政府管理以来,学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多次到校指导工作,对我校的发展寄予了厚望。2005年7月,学校得到了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捐助,并更名为萍乡田家炳中学。“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砥砺进取,奋发图强,正朝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争创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打造萍乡教育优质品牌”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也许,我们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们一定是最适合的!地址:萍乡市建设西路22号联系电话:07997086099
www.px9z.com - 2013-12-24新余市第九中学
新余市第九中学位于新余市中心地段,坐落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劳动路立交桥北、青年路东端。学校原名“南昌铁路局新余铁路中学”(以下简称新余铁中),创建于1964年。起初,为新余铁路工务段兴办;1967年,归属南昌铁路局;2004年,移交新余市政府,乃更名为新余市第九中学(以下简称新余九中)。从新余铁中到新余九中,时间跨越了四十多年,校名改变了一两个字,而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不渝。四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创业时期(1964—1978)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让铁路的孩子也能读书”。铁路企业“线长点多”的特性使铁路的职工子弟上学读书成为一大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为了让铁路的孩子,像其它的孩子们一样,到了学龄期也能读书,新余铁中应时而生,担负起教育铁路孩子的历史使命。创业者们筚路蓝缕以启校园,从无到有,由小而大,使东起樟树,西至宜春,南自安福,北达上高方圆数百里千百个铁路的孩子,汇集新余,快乐的读书,茁壮的成长。新余铁中解决了该片区内铁路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中国的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早期创业者的名字,永远铭刻在铁路人的心中,也将载入新余九中的校史,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史:吴祝田,钟淑桃。 杨秀 君,何金莲。。。。。。二、兴业时期(1978—2004)这一时期的办学主导思想是:“为了孩子的一切”、“让铁路的孩子也能成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余铁中也和全国一样,进入了改革开放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高考恢复的教育改革的春风,吹得铁中满园春色,百花吐艳。1978年,欧阳菲同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为新余铁中的高考首开记录,石破天惊;1979年,赵长余(录取北京大学)等一大批同学相继考入众多的全国名牌高校;铁中高考总成绩位居当年新余市第二,名噪一时;此后新余铁中历年高考录取全国名校者,届不乏人,如81届熊国华(厦大)、肖清平(北航)、82届涂强(清华)、段国春(浙大)、章红(厦大)、83届张书洪(清华),程遥(北方交大)……。新余市教育界一位知名人士称:新余铁中高考居全市“三强”或“四雄”,这是新余铁中良好的办学社会效应的表现。1998年, 陈满秀 老师代表新余市参加省化学优质课比赛荣获全省第一名,2000年, 朱孜虹 老师又代表新余市青年教师参加省地理优质课比赛亦荣获全省第一名,并代表江西省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新余铁中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水平,在局属10多所的铁路中学中,也由默默无闻而名闻遐迩,历年中考、高考成绩排名仅次于南昌铁路局第一中学。“坐二望一,奋力冲击”,成为新余铁中新的理想和目标。三、弘业时期(20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办学属地化问题,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新余铁中由南昌铁路局移交给新余市政府,学校正式更名为新余九中。从此,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广阔的精彩的世界,生源亦不再限于铁路职工的子弟,而是社会的多个方面。新的环境、新的形势,给学校的教育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同时也使学校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必然会是,也应该是“为了一切孩子” 。学校的新领导及时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正视差异,发展个性,服务学生,人人成功。”新的办学目标:“打造初中精品,突出高中特色,创建优质学校。”新余九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优越的区位,优美的校园,优良的设施,优秀的师资,优质的服务,不断开拓,进取和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文化引领,特色兴校”的办学方向和“打造初中精品、突出高中特色、创建优质学校”办学目标的确立,为我校走出一条体艺特色之路奠定了基础,多年来的努力现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学校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学校在新余市教育领域有了更好的声誉。学校先后被授予“新余市体艺特色实验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新余市先进学校、新余市文明单位、新余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新余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新余市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学校、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形式,通过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传统活动,以及独具特色的球类俱乐部联赛、“九九月之星,智力大比拼”等活动,为学生构建展示个性、发展特长的平台。2009年5月经省教育厅考评,成功晋升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校址:江西省新余市青年路联系电话:0790-6459208邮政编码:338025站长:xyjzpyb站长邮箱:jx_xyjz@126.com
www.xyjzedu.com - 2013-12-24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创办于1942年,是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学校曾两次荣获“红旗学校”称号、两次获省长亲署嘉奖令,是省市文明单位。近年来又评为南昌市名校、南昌市绿色学校、南昌市花园式学校、南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西省科研示范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等。学校座落在南昌市秀丽的北湖旁,环境优美洁净,建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进教室,先进的语音设施和互联网设备直接服务于教学,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发展。学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310人,教职员工180人,高级教师89人,中级教师65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数86%。在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许建成校长领导下,学校已经拥有一支以全国首届“十杰”中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特级教师王运遂、江西省特级教师王跃、特聘特级教师黄恕伯、王道信、黄健如、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陈卫良、南昌市名师李艳菁及一批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英才,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重点大学深造。历年来夺得过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外语类第一名、文理科第二名、第三名多次,并多次夺得中考全市第一名。据不完全统计,本校出身的博士后有50多人、博士达600余人,教授、专家学者、社会名流达2000余人。忆往昔,数今朝。十九中新校区(高中部)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2010年一所高品位的现代化新型寄宿制学校,将屹立在美丽的红角洲大学城区。“崇尚务实,追求一流”的十九中人,秉承“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凝心聚力创一流,携手并进铸辉煌,力求发挥重点中学的品牌优势,做强、做大、做实、做特、做活、做全十九中,努力把十九中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团结型、和谐型的市内领先、省内先进、国内外知名的示范性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叠山路233号邮编:330006电话:0791-6814455邮箱: jxnc19zx@163.com
www.jxnc19zx.com - 2013-12-24桐城市第九中学
桐城市第九中学坐落在省级中心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千年古镇之称的孔城镇。省级要道桐枞公路、孔卅公路呈“十”字型贯穿孔城镇区,学校距桐城市区不足一刻钟路程,东临枞阳,北接舒庐,交通十分便捷。桐山孔水钟灵毓秀,嬉子湖畔人杰地灵。桐城派开山之祖戴名世生长于此,长眠于此;桐城最早的学堂桐乡书院古迹尚在;桐城八景中的荻浦归帆、桐梓睛岚、孔城暮雪集秀于此;明清古建筑的标本孔城老街更是闻名遐迩……桐城市第九中学就植根于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九中人更是励精图治,为桐城教育的崛起,谱写着最精彩的篇章。硬件设施齐备 堪称一流九中2004年9月从老校区搬迁至孔城新区二环路南侧的新校区。现在的新校区面积占地近百亩,是老校区的四倍,总体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通往校区的路面宽敞,交通便捷,学校门楼气势不凡,校园内花团锦簇、芳草如茵,教学楼、科技楼、公寓楼、多功能厅鳞次栉比,羊肠甬道曲径通幽,校标广场、主题雕塑、运动场与主体建筑交相辉映、协调和谐。教学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应有尽有;图书馆有藏书6万册,阅览室有各类报刊杂志200余种,教学参考书300余种。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证。师资队伍过硬 德艺双馨国清才子贵,一流的教师队伍是一流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九中人把爱岗敬业、守德爱生作为师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等教育法律法规。大力倡导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交流,并通过优质课评比、课题研究、培训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打造出了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90名,年龄45岁以下的88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28人,安庆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4人,先后荣获各级荣誉称号或表彰奖励的教师有90多人次。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10多项,全校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交流论文120余篇,各类获奖论文60余篇。教学管理科学 特色明显“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治校”是九中的治校方略,“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是九中的办学目标。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要靠科学的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九中大胆深化内部改革,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职代会、工会的监督作用,先后出台了《桐城九中四制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方案》、《年度考核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围绕教学目标,学校对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辅导都作出了明确规定。针对师生安全,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一天24小时都有行政和班主任组成的值周人员吃在食堂、住在学生公寓楼。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普法、安全和心理教育,聘请法律专家上课堂,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聘任心理辅导教师,走访家庭,走访学生,走访社会,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解决问题,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推行素质教育 效果显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九中的办学思想。为此,九中人积极构建素质教育的新框架,以课堂为阵地,以思想品德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讲座、军训、运动会、各类知识竞赛,举办节日晚会、艺术节、科技节、献爱心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高尚的品德,使学生在封闭的管理、开放的环境中成长,高考成绩是一所学校办学效益的聚光板。近几年来,九中的高考更是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惊喜。2004年、2005年学校获“桐城市高考先进单位”殊荣,近年来本科达线数均超过50人,并有多人达一本线。2002年,文科语文获“桐城市高考优胜奖”;2003年,文综学科获“桐城市高考鼓励奖”;2004年,理科语文获“桐城市高考优胜奖”;2005年,文综学科获“桐城市高考优胜奖”,文科语文获“桐城市高考鼓励奖”;2006年文科英语获“桐城市高考优胜奖”;2007年,理科语文获“桐城市高考优胜奖”,文综学科获“桐城市高考鼓励奖”,2008年,文科语文获“桐城市高考鼓励奖”。自2004至2008年,九中高考达线率和达线人数逐年稳步攀升,学生会考合格率、优秀率也有大幅度上升,创造了一般普高生源基础上的不平凡的教学业绩。创建市示范高中 成绩斐然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而讲究办学品位、办学特色则是学校办学的目标和方向。2004年3月,张神龙校长到九中上任伊始,就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三年内创建安庆市示范高中。思路决定出路。在创建市示范高中这一目标激励下,全体九中人把做示范的校长、示范的教师、示范的学生,创示范的管理、示范的水平当作一切行动的指南,着力构建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在九中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于2005年12月以优秀等次通过安庆市普通高中办学督导评估,2007年4月以高分通过安庆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跻身于安庆市示范高中行列。“天道酬勤”,九中自恢复普通高中以来,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员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硬件设施日新月异,软件建设不断创新,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各级领导的广泛赞誉。在校学生已由十年前的170人,发展到目前的25个教学班1800余人。近年来的历程是一路汗水,高歌猛进;近年来的教育是一片芬芳,硕果累累。一块块奖状列不尽九中人的赢得的荣誉,一座座奖杯容不下九中人创出的辉煌。崛起的桐城九中如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正劈波斩浪,驶向美好的未来。地址:孔城镇二环路中段电话:0556-6510029
www.tcsjz.com - 2013-12-21蚌埠九中
安徽省蚌埠九中诞生于凯歌行进年代的1958年。半个世纪来,九中自强不息的奋进历程与国运相系,经历过无数风雨和泥泞,完成了一次次凤凰涅槃般的再生。1970年发展成为普通完全中学。1980年后曾在高中部设置职业班,开蚌埠市职业教育之先河。1988年恢复为普通完中。2002年5月,学校成功晋升为蚌埠市首批“市级示范中学”,2005年12月,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特色中学”。蚌埠九中座落于安徽省蚌埠市交通便利的治淮路中段。学校现有高、初中60个教学班,学生34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64亩,园林绿化面积 7970平方米,现已建成为一所集绿化、美化、亮化于一体的花园式学校。学校教学区和活动区科学分隔,综合教学楼嘉信楼、鸿志楼和艺术楼(逸夫楼)气势恢弘。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拥有全省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美术画室、音乐教室、形体房和校园网络广播系统。学校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塑胶综合运动场面积13000平方米,学生食堂功能完备。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学历154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4人,“市教坛新星”10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青年骨干教师”1人,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目前已确立了2项国家级课题,12项省级课题,着力培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积极推进新课改,以占领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大批锐意进取、成果突出的教师成为学校师资的核心力量。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薪火传衍,蚌埠九中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一方精英辈出的沃土。从九中走出的大批学子风华尽显,成就卓著,享誉海内外。近年来,蚌埠九中以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现代教育的基本框架,营造深厚广博的校园文化、严谨笃实的教研氛围和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蚌埠九中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在中考、高考中,学校成绩斐然,省示范中学和本科院校达线人数逐年递增。学校在各级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特别是在中学信息技术领域,2002年来,有12人次在国家级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带动了九中工作的全面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家教名校,并被国家教育部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改实验学校。一座拥有广阔前景的现代化中学日益引起社会的瞩目。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蚌埠九中逐步形成了特色教育的优良传统。学校曾被原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体育运动(田径)项目传统学校”。跨入新的世纪,学校进一步确立了鲜明的特色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艺体见长,和谐发展。把艺体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为全体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构筑了宽阔的平台。九中特色教育的开展已取得骄人的业绩。2001年,学校与安师大音乐、美术学院联手,特招高中音乐、美术和体育特色班,定期聘请师大教授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几年来的辛勤耕耘,九中特色教育水平已跃居全省一流,特色班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艺体竞赛中展露锋芒;04——09年,连续五届高中艺体特色班参加高考,本科达线率均超过80%。九中特色办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已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蚌埠九中发展的不竭动力。蚌埠九中将继续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不断超越自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挥写更壮丽的篇章!地址:治淮路477号 电话:0552-3917088
www.bbjz.org - 2013-12-21安徽省淮南第九中学
淮南九中,是安徽省淮南市第九中学的简称,为市级示范高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八公山下,淮水之滨,始建于1958年,是目前八公山地区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市属完全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校园占地5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890平方米,环境优雅,教学设施一流。学校现有73个教学班,在校生达5000余人;在编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百分之百;中学高级教师51人,中学一级教师53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 学校实行聘任制,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机制使淮南九中形成一支懂理论、精业务、善管理,肯钻研,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流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红烛杯优秀教师5人,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坛新星2人,市级骨干教师16人,市级师德标兵4人,市级优秀班主任18人,市级优秀教师20人。 淮南九中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办学理念,推行“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突破口”的办学方针,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的教学模式,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和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引下,经过十几年奋斗和发展,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特别是近三年,学科竞赛成绩硕果累累,每年均有约200人获奖;高考本科达线人数逐年攀升,2007年达131人,其中文理本科达线人数始终位于全市100余所中学的前七位,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办学水平得到快速、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颇具九中特色的发展之路,堪称发展的奇迹,被教育界誉为“九中现象”。 学校先后荣获 “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淮南市市级示范高中”、“淮南市文明单位标兵”、“淮南市‘园林式单位’”、“淮南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淮南市安全文明校园”、“淮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淮南市无流生学校”、“先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淮南市师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淮南市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www.ahhnjz.cn - 2013-12-21安庆九中
安庆市第九中学坐落于湖心北路29号,目前占地近70亩,由原安庆八中和原安庆九中组合而成,两校均创建于1958年,原址分别在东至县大渡口镇和安庆市十里铺。1963年,因区划调整,大渡口划归东至县,市政府决定把位于十里铺的安庆九中改为“安庆八中”。1965年市政府将位于罗冲祁家山的安庆农业职业学校改为“安庆市第九中学”,1966年1月祁家山校址划归部队,学校搬迁至“安庆市水电学校”内(即后来的食品厂旧址,今天的皖江公司黄梅戏会馆一带)。1968年12月,学校再次搬迁至肖坑竹园小学(即今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我市东移北扩战略的不断实施,开发区不仅成为我市经济中心,也发展为政治、文化中心,开发区急需打造一艘基础教育的航母。为此,2009年8月17日,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决定将原安庆八中、安庆九中正式合并,组建了现在的“安庆市第九中学”。两校融合,调整了城区教育布局,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了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为九中和八中的教育事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全校现有52个班级,学生近3000人。根据《安庆市中小学布点规划》,新组建的安庆九中办学规模将达到初中24个班、高中36个班,共60个班,可容纳学生3000余名。未来的九中将是我市一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的完全中学。【理念先进 管理规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会做现代文明人”为育人目标,以“创建优质省级示范高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近期目标。积极推行“专家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方略,经常聘请教育专家对管理和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深入指导,不定期召开“教代会”、“家长会”完善制度,对管理进行民主评议。学校管理采取全封闭制,进门出门、家校联系一卡通,精细、规范,无处不在;自行车摆放,卫生检查等均由学生完成,自主管理,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师生行为规范严谨,人际关系和谐。【 环境优美 设施齐全 】步入校园,迎面而立的墙壁上,撰写着《弟子规》中的圣言;几百米的汉白玉栏杆,蜿蜒曲折,诉说着九中历史的变迁;依墙而建的“文化长廊”,悠远深长,凝聚着领导者的创意;高高的教学楼上镌刻着九中的育人目标——“人格完善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读书亭、英语角、九思廊、雕塑:处处体现着文化的内涵。走进校园,香樟衔绿,鲜花沁香;芳草茵茵,群鸟争鸣:使人倍感温馨和喜悦。与典雅的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辉映的是先进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目前有教学楼四幢,可容纳60多个班级学生上课;有两幢实验楼和科技楼;有办公楼和新建11000㎡的教学楼、科技楼;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各学科实验室是全市一流。其中,理化生实验室、档案室均是省级一类达标;四间多媒体教室共拥有260台先进电脑,两间多功能报告厅可容纳600人和300人参加会议;IP广播系统通向了每一间教室,60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安装到每一间教室,学校拥有200多台办公用笔记本电脑,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老师一台电脑;最先进的天文台在科技楼上高高竖起,全市唯一一家设备齐全的历史、地理教室、生物标本室和通用技术教室使用率居高不下。这一切都为新课程教学搭建了探索和交互的平台。还有正在兴建中的先进的250米塑胶操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等体育设施,让学子们尽情驰骋。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科研引领 名师荟萃】两校合并后,实现了教师学科优势互补,人力资源优势凸显。目前我校有高级教师58人,中级教师10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人,研究生学历6人,市级“教坛新星”、市级“教学能手”1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10余人,省优秀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省劳动模范7人。校长徐晓春,安庆市名校长、专家型校长、省历史学科带头人。两校原本都是城郊结合部的学校,教师纯朴、勤奋上进、工作踏实、作风硬朗是这两所学校教风的共同之处。学校坚持从促进教师生命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向科研要力量,促进教师主体发展,幸福成长。一大批青年名师在九中脱颖而出,2010年安徽省历史优质课比赛中,徐昀老师荣获二等奖;就在前不久举行的安庆市化学、地理优质课比赛中,胡赞华、凌小凤老师均获得一等奖。在省、市各级各类教学论文评比中也涌现出一大批佼佼者,仅2010-2011学年度就有王琦、李坤、徐伟中、孙朝东、周红冰、吴思梅等9人获省、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胡瑞、陈锐、金向荣、章小平、戎颖红等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篇。【课堂生动 课程丰富】深入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坚持用现代教育理念、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发展个性特长。学校大胆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充满乐趣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根据学校实际,结合中学生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校园主人”进行感恩和责任教育;以参观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结对帮扶”倡导爱心教育;以“无人监考”活动培养诚信意识;以自编格言张贴于走廊,激励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坚持开展“走好人生每一步”的成人仪式教育;寒暑假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里,文体节、科技节、社区活动、帮扶活动······有声有色,异彩纷呈;在这里,主题班会、报告会、演讲会、成人仪式······有序展开,成效显著。多彩生动的课堂,丰富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鲜明的特色。【成果丰硕 前景广阔】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两年来,九中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高效,以勤学创优质。福往者福来,爱去者爱返。2008、2009年我校均被市教育局评为高考优胜学校第一名,2010年我校高考再次实现历史性跨越,有352人进入高校,其中75人达本科线;中考也实现实质性突破,700分以人数中位居市区前列;会考成绩喜人,2011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各学科平均分、优秀率、均分系数均居同类学校前列;学科竞赛崭露头角,2009年11月,我校杨嘉利同学荣获全国化学竞赛省三等奖、市一等奖。曹灿同学荣获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三等奖、徐中外、许德明同学荣获安庆市2010年高中数学竞赛三等奖。 文体活动异军突起,在2010年安庆市城区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运动员在强手如林、争夺异常激烈的比赛中,经过顽强拼搏荣获了团体第四名的优异成绩。12月11日,在第二届城区中小学生合唱节比赛中,九中又凯歌高悬,荣获市一等奖。一种愿望,一种期盼,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使命激励着九中人一步一步地向既定的目标前行。这里澎湃的是激情,涌动的是理想,激荡的是热情,付出的是真心,发展的是智慧,创新的是生命,收获的是满园春色,桃李芬芳。学校地址:安庆市湖心北路39号校长信箱:aqjzmail@163.comQQ:286278493
www.aqjz.net - 2013-12-19合肥九中
合肥九中位于省城长江中路,是合肥教育寻根地。九中的前身最早为清代知府张纯修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七零五年)所创,始称“横渠书院”,继改“庐州书院”,历经七朝近两百年,逐渐成为合肥有名的学府。光绪二十八年(公元一九零二年),李鸿章子侄、邮传部侍郎李经方改之为“庐州中学堂”,成为合肥教育史上第二个所谓“西为中用”、“除旧布新”的新型学堂。民国以后,学校数易其名,先后为省立二中、省立六中、省一临中、国立八中、合肥高中、皖北高中等。三百年来,合肥九中所在地一直是学子聚集、名人荟萃。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建筑大师戴念慈、心血管病专家何国伟、电影表演艺术家王诗槐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人士始终是九中的骄傲。 近年来,合肥九中围绕“全面贯彻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程管理,推行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改为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合肥九中办成社会信任、家长放心、上级满意的精品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努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创新以及廉洁勤政,甘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和形象;学校坚持依法、讲情、说理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以德治教,积极促进管理的民主、科学、规范、有序和到位;学校通过培养教育、引进提高等形式、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识精深并善于教学、擅长教研的教师队伍;学校注重向学生进行“做真人、成英才”的传统教育,不断引导学生明理、诚信、守法、向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路联系电话:0551-2675343
www.hfjz.com - 2013-12-19瑞安九中
瑞安市第九中学是陶山片区唯一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其前身为瑞安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创建于1955年,校址在碧山寺;1958年称碧山中学;1971年改称为陶山区中学;1981年迁址南朝名士陶弘景修身养性之地——陶山寺山背,兼融了原五七学校中学部;1992年更名为瑞安市第九中学,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50年多来,学校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影响深远。学校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14500m2。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文化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所。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7人,教职工87人。历届师生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重德、求真、和谐、竞进”的校园氛围。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走“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的教育发展之路。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获得了温州市重点高中、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信息技术一类学校、瑞安市绿色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美术特色教育更是享誉温州市。进取的九中人如今正在为建设瑞城西部明星学校而努力。我们坚信,瑞安市第九中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地址:陶山镇云雾路50号 电话:0577-65478053 网址:www.ra9z.com E-mail: rajyj@163.com
www.ra9z.com -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