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

  •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的前身是合肥市郊区第十二中学,创建于1958年2月,1975年3月因隶属关系变动,改名为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1978年起,学校属完全中学,隶属关系又移交合肥市教育局领导。目前,我校已成为具有42年历史的市属完中,副县级建制,属于合肥教育委员会领导。  一九九九年,开始创办合肥市普通中学第一所寄宿制高中学校,到一九九九年止,我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1372人,高中毕业生共4204人,职高毕业生108人,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有很大的提高。校园面积5.2公顷,校舍面积1.8公顷。学校先后兴建2幢教学楼,共36个教室,面积3600多平方米。3幢宿舍楼,共60户,面积3800平方米。1幢综合实验楼,面积4900多平方米,内设微机房、语音室、阶梯教室、物理生化实验室、音乐美术室、会议室、综合档案室等。一座办公楼1095平方米,正在兴建4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及配套工程(锅炉房、浴室、食堂)。学校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500多万元。学校学风浓,校风正,曾多次受到省、市教委嘉奖和表彰。1982年教育部和1988年国家教委分别授于校办公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光荣称号。1999年合肥市综治委、市教委授于"安全文明校园"称号。2000年8月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晋升为安徽一级先进单位。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42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一所初步具有现代化办学规模的学校,办学硬件、软件日趋完善,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将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地址:合肥市青年路43号 联系电话:(0551)3429303 电子邮件:hf32zhong@yahoo.com

    www.hefei32.cn - 2013-12-19
  • 合肥第二中学

    合肥二中建校于1952年,是我省最早的重点中学之一,也是较早从事外语和艺术特色教育的学校。学校位于合肥市景观大道黄山路上,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面积138亩,拥有配置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信息中心、艺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以及设施齐备的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学校还建有400m标准跑道田径场、网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是“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和“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人,其中特、高级教师60人;获国家及省市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38人,省市级教坛新星、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及合肥市骨干教师12人,省市级课堂教学大赛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教师达27人。另外,学校每年聘请美籍教师担任外语班听说课教学。 合肥二中立足于多年的高中外语和艺术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依托由此凝聚的优质师资和积累的成功办学经验,确立“彰显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新课程培养目标为引领,以外语和艺术特色为两翼,总体规划学校发展格局,建设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丰富特色内涵。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连年获得一、二等奖。 合肥二中的艺术教育名闻遐迩,在学生专业课与文化课平衡发展、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专业课教学规范性等方面有着成功的做法,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全国著名艺术院校都有二中学子的身影,中央美院副院长刘健、南师大美院院长刘赦、安徽省美协副主席罗朗、著名影星李琳、“靓丽鼓王”王贝贝等社会知名人士都毕业于我校的艺术班。 合肥二中外语班注重以优质的外语教学带动其它学科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学校每年聘请优秀美国教师,开设口语课,创设原生态的语言课堂。过半外语教师参加过海外研修,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外语教学模式。学校还在全省率先开展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实验。学校通过AFS、YFU等国际交流组织以及海外友好学校,每年选派师生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交流和学习。外语班高考本科达线率屡创佳绩,还有多人凭借其过硬的外语素质考入美国一流大学,并获高额奖学金。其中,朱叶同学获得了“美国总统奖学金”。 今天的合肥二中正以昂扬的斗志,在全面建设特色学校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招生电话:0551—3651994

    www.ahhfez.com - 2013-12-19
  • 东阳二中

    东阳二中原名"中国中学",其前身是旧上海社会名流潘公展、吴开先创办的"上海私立君毅中学"。学校经历了从大上海私立中学到农村完中、再到县属高中、省示范性特色高中、省二级重点高中的嬗变和攀升,校园文化中"宽厚人本、大气灵动"的精神基因历久弥显。  八十多年来,“君子博学,志士弘毅”的“君毅”精神,引领学校走过艰苦的办学历程,学校办学成果斐然,人才辈出。学校共培养了30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第十二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原国防科工委秘书长、现国家国防工业局副局长黄强,“神州”系列研制功臣、“全国三八红旗手”许湘君等都是二中校友。学校以科学精细的管理、一流的教学成绩和良好的文明示范辐射效应,获得上级和社会的好评,学校先后被授予 “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绿色学校” “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和谐校园”等30多项省地级荣誉称号。  东阳二中追求全面精细管理,提升全面教育质量,社会美誉度持续快速提升。近年来,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年年有亮点;有差异选择性教育彰显多彩个性,学校多元化成才道路进一步拓宽。近三年,体育、艺术、军民飞行员上线录取60人。前六年培养了3位东阳文科高考第一名,其中2008届陈瑛俏同学以高考文科成绩全省第11名、金华市应届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2010年高考又创下历史新高,重点上线率达35.02%,其中理科上重点率超40%,位据全省同类学校前茅。体艺活动丰富多彩,自编操大课间活动连续四次获全市一等奖,获得市第22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校“梦翔合唱团”获金华市合唱比赛一等奖,学校艺术团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生力军。  如今的东阳二中,校园精致优雅,弥漫着淳朴厚重而充满生机的学校文化精神。学校开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高新科技成果教育展馆”,整合教育资源,弘扬优良传统,“以规范、灵动和健康夯实人生基础,靠智慧、理想和境界充实育人底气,用敬业、实效和引领赢得人民满意”,追求“人人上大学,更多上重点,个个都健康”的教育理想,致力于创先争优,不断推进学校内涵提升。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中路75号 邮编:322100 电话:0579-86645178传真:0579-86622448 Email:info@dyez.com

    www.dyez.com - 2013-12-19
  • 浙江省泰顺县第二中学

    泰顺县第二中学,位于泗溪镇溪东底葛藤坪,东距泗溪镇约一公里,西临下桥村。学校坐北朝南,背靠狮子山,南朝将军峰。东、南、西、北四溪汇集于此,形成合流,拐弯向南流去。校门口有一座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代楼式木拱桥溪东桥飞架东溪之上。整个校园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佳。古有“泗水迥澜”之称。  学校1956年创办至今,几经周折,几度风雨,在艰辛中跋涉前进。三十五年来,她大致经历了1956年至1965年的初创时期,1966年至1977年的折腾时期,1978年至今的振兴时期。  建校50年来,学校师资一直紧缺,甚至一度青黄不接。但是,全体教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埋头工作,共培养了初中毕业班5200多名,高中毕业生2400多名,为大中专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有的已成名成家。他们当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薛国泰;有中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蔡卫泰;有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温州市“青年精英”、泰顺县副县长张黎华;有留学美国的陈向逵、林元祝;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包松永;有硕士研究生何向东、陈秋香等,并有50多人担任县局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成绩日显丰著。30多名学生荣获市、县级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参加省、市、县体育竞赛,累计300多人次获奖。5位青年教师荣获县级教坛新秀的光荣称号。20多位教师被评为市级、县级先进教师, 10多位教师在市、县级教案、书法、演讲、音乐、教具设计等有关的技能竞赛中获奖。三位体育教师先后取得国家二级田径、篮球裁判资料。1位教师被重庆《学英语》杂志社聘为特约编委。近两年来,参加全省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良好。  学校先后荣获: “省B级完中”、“市优秀教工之家”、“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县文明单位”“绿色学校” “县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中高考成绩显著,近两年中考成绩名列乡下中学前茅;高考成绩继98年度林宜泵同学考生上重点大学后,99年度起,高考升学率均超过50%,特别是艺术类考生上线率高达90%以上。当前我们在“走质量立校之路、走发展高中之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进取,努力把二中建成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综合性高中。  岁月如流,转瞬即逝。回顾过去,思索今天,学校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展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地址:泰顺县泗溪镇泗水西路2号 制作维护: 松联电话/传真:Tel:0577-67643300  邮箱:411405999@qq.com

    www.taierzhong.com - 2013-12-19
  • 仪征市第二中学

    仪征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年轻美丽、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省四星高级中学。她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扬子江黄金水道北岸、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美誉的古镇真州城南,东依维扬,南傍长江,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和区位优势。学校始建于1959年,现有高中部44个班级,学生2372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53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教师本科达标率100%,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1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中青年教学骨干3人,教坛新秀3人,仪征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骨干3人,教坛新秀3人,有20多人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业,另有多名教师正在报考和攻读研究生学业。校园占地面积55066.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1073平方米,教学教辅用房建筑面积10641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12850平方米。校园环境幽美,景色宜人,一座座现代建筑楼群与一处处古雅景观交相辉映,被前来参观考察的四川、盐城、海安等地的省内外领导、专家学者誉为"园林式"学校,被评为扬州市最佳绿化单位。2000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重点高中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三本三让三会"--以德为本,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二中成为方向明、质量高、有特色的名牌重点高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办学思想和方向。弘扬"团结、崇真、创新"的校风,坚持"敬业、博学、爱生"的教风,追求"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精心打造学校品牌,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自己以艺体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加特长"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扬州市文化保卫先进单位、扬州市"五四"红旗团委、仪征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准确定位,抢抓历史发展机遇 跃上省重点高中新平台以后,我校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确立放眼市外、瞄准先进、志在一流的新的参照系,追求新目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立足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与层次。 我校不断加快校园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 ,大幅度提高规模办学水平。在负债一千多万元财务状况十分紧张的不利形势下,我们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本着"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通过多种渠道先后筹集1500多万元,用于扩大学校规模,新建扩建改建部分基础设施。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19个高中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44个。搬迁征用长江村纸盒厂,兴建扩建篮球场和其他教学用房。新建一幢五层办公大楼,建设校园局域网、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新建一幢五层学生公寓大楼、男女学生浴室,改建扩建两栋教学楼、学生食堂和女生宿舍,规划建设女生公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投资新建两个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学生微机教室,完善了覆盖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场所的校园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同时更新现有办公设备、图书资料和各学科实验设备,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在全市率先初步实现教学装备现代化,为学校转星创建和二中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以校为本, 精心打造品牌形象 1、以德治校 构建全新德育模式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兴校,把"要成才,先成人"作为工作的切入口,树立"育才尚德、德育为先"的观念,引导学生勤修品德,浇铸学生理想信念,培植学生健康人格。在"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首位不变,坚持全员德育不变,坚持全面育人不变,"四个结合"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系列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做足文章。通过警民共建、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法制副校长等措施,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育人;通过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创设人文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学校以常规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星级班级、星级宿舍、优秀学生标兵等评比活动,使学生常规管理精细化。对全体学生进行军训和法制教育,培植法制观念,提高法治意识。我校连续7年保持在校生犯罪率为零,拒入"三室两厅一网"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做人层次普遍提高,高三毕业生程飞、王春燕等先后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 加强领导,抢占德育工作制高点 一是建立健全以党总支为龙头、政教处团委为中心、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力军的德育三级管理机制,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制定德育规划与实施意见。二是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所有教职工必须成为一面旗帜,内增素质,外树形象,以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并作为学校的郑重承诺向家长和社会公开。我们还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讲政治、学科学、拒邪教"、学习"三个代表"、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把握德育主动权、唱响德育主旋律、打好德育主动仗。 -------内抓外管,保持德育工作强态势 构建适合我校特点的德育管理机制,实现从专职人员向全体教职工延伸,从教学领域向生活领域扩展,从校内向家庭、社会辐射,形成合力,共同育人。逐步建立起五条线德育管理网络: 一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 抓学生养成教育与综合治理,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制度育人;二是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教辅人员一条线,重点抓教书育人;三是总务处、食堂宿舍管理人员一条线,重点抓服务育人;四是团委、班委团支部一条线,以业余党校、团校和各种活动为载体,重点抓活动育人;五是学校、家长、社会一条线,做到家校同步,内外结合,重点抓管理育人。形成 "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 寓教于乐,营造德育工作新亮点 我们十分注重加强对跨世纪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研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其它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育先进、优秀、健康的校园文化。根据不良网吧吸引和毒害学生这一新问题,学校成立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利用现有设施,在节假日开放阅览室、录像室、乒乓室、演出厅和"校园网吧",用"护花使者"滤黄软件管理每一台电脑,把学生从社会上不健康的"网吧"吸引回校园。同时,开展"上网为了什么"大讨论、网页制作、电脑绘画比赛等活动,把学生的网络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在省、扬州和仪征举办的文艺调演、书画比赛和各类演讲、征文以及学科竞赛中我校均取得优异成绩,校团委被评为扬州市、仪征市"五四红旗团委"。 2、科研强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强化师德建设。对青年教师进行"奉献、爱生、立身"的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协作观。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学校对青年老师提出 "一年埋头,二年出头,三年抬头,四至六年成为骨干"的培养要求。大胆启用青年老师,采取"结对子,搭台子、夯底子、树苗子"等做法,切实加强岗位练兵。三是鼓励支持进修。推荐参加国家、省各级各类高层次进修培训,增强学校后劲,促使他们迅速成长。通过外引内培、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有机结合等手段,着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框架,学校每年用于教师进修的经费达10多万元。四是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教学观念先进、业务能力精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在教科研方面,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以质立校的意识,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地提高。首先,教务处每学期制定教学研究计划,教研组围绕计划每星期安排固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备课组再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头,教师则将教研的每一项要求落实到课堂。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召开一次教学研究讨论交流会。第二、狠抓课题的立项与研究。我们立足校内,放眼全国,以课题管理为抓手,带动学校整个教科研工作。通过课题的申报、论证、立项和调查研究,逐步形成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目前,我校以省"十五"科研课题"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为龙头,狠抓落实各相关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每个教研组有相应子课题,参与面达80%以上。我校也被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定为"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江苏大学也联姻我校为其实验基地。第三、十分注重与外界的合作交流。邀请外籍教师、特级教师和有关专家来我校讲学,聘请特级教师张乃达、沈子牛为我校教科研顾问,具体指导指导教科研工作。带领各年级组教师到金陵中学、洋思中学、海安中学、启东中学等名校听课学习、求经问宝。经过不懈努力,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在大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不少论文还获得多项全国、省和扬州市级奖。 3、以质立校 培养创造型世纪人才 加强素质教育,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课程改革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在课程改革上,我们制定《市二中课程发展规划》,开齐开足必修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结合实际和学生兴趣,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设乡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室内徒手操、传染病防治、新闻写作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使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同时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进行研究和实施,通过提出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总结汇报等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创造潜能。 重视特色建设,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第二课堂活动为重点大力开展课外活动,逐步形成我校以体育、艺术等为重要内容的教育特色,在全校广泛开展小竞赛、小发明等创新和实践活动,在国家与省级各学科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的有二十多人。积极组织参加献爱心、创卫、万人长跑、社区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多次荣获组织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始终把教学的改革与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全面实施"5678"工程,要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练好"五项教学基本功":一要练好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功;二要练好处理、使用教材基本功;三要练好备课和教案撰写基本功;四要练好课堂讲授的基本功;五要练好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基本功。引导教师坚持"六个学习":一要学习相关教育教学政策和法规;二要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三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四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手段;五要学习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六要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教学流程管理上提出"七个严格":一要严格集体备课;二要严格教案查阅;三要严格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四要严格作业批阅程序;五要严格教学档案管理;六要严格学生成绩考核;七要严格教学质量分析。所有教师必须落实"八个一":每周被听或听别人一节课,每月设计一篇满意教案或活动方案,每月写一篇评课报告,每学期完成一本五千字左右的业务学习笔记,每人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上一节实验研究汇报课,并整理一份实验研究课教案,每学期写一篇专题研究小结论文或实验报告等。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方案》,全方位过程进行跟踪考评。近几年来在全市历次调研考试中,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科成绩列全市第一。每年高考上线人数均列仪征市第二位(第一为仪征中学)。2002年本科上线率在扬州市19所重点中学中由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体育、艺术类高考录取人数在仪征名列第一。 三、上下联动,营造浓郁"转评"氛围 我校在参加全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培训会议以后,立即启动转星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我校转星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市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我校现场指导工作,解决"转评"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教育局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同志更是全力支持协助我校搞好 "转评" 各项工作,对相关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严标准的检查,逐项过堂,排查问题,有力促进了我校"转评"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其次,全体教职员工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齐心协力投入到"转评"工作中。一是精心组织。为加强对"转评"工作的领导,学校专门成立了"转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各工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对照标准,保证硬件达标,制订软件资料建档的详尽计划,确定周详的序时进度表。二是全面发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全校上下形成"转评人人有位、迎检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全校教职员工关心"转评"、支持"转评"并且全身心投入"转评"。三是做到教学创建两不误。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大家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尽心尽职,并放弃节假日休息,为"转评"工作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第三、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以"学校是我家,创建靠大家"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动员,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大造舆论,营造浓郁的"转评"氛围。我们在全校大力开展"给重点增光,为转星添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班会、校内广播台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热情关心"转评",积极支持"转评"、主动参与"转评",人人动手,个个尽责,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勤奋学习,严守校纪,整治环境卫生,以讲文明、树新风的实际行动为"转评"工作添砖加瓦。 无庸讳言,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学校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负债情况比较严重,硬件建设现代化水平不够高,规划建设体育馆的资金还有待落实,发展空间相对狭小,素质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较大,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放眼市外,瞄准先进,志在一流,变压力为动力,负重拼搏,争先创优,乘这次"转评"的东风,咬定既定目标,瞄准更高标杆,坚持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攀登更新的高峰。电话:0514-3450907E-mail:viplifeng@126.com

    www.yzsez.com - 2013-12-19
  • 浙江省桐乡第二中学

    桐乡第二中学位于浙江省二十七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的千年古镇崇福,是桐乡市一所办学历史最早的中学。   学校创办于1944年,在清末鉴湖女侠秋瑾的挚友徐自华女士创立的晚村小学旧址上建立“崇德县初级中学”,1945年改建为崇德简易师范,1949年崇德县解放以后,建立崇德县立初级中学,并由县长王震兼任校长。1958年开始招收高中新生,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冬,崇德、桐乡两县合并后,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桐乡第二中学”。1996年学校初中部停止招生,并随后撤消初中部,开始成为单一设置的高级中学。  学校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脉搏息息相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学校教育事业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78年至1985年学校被嘉兴地区公署确立为地区重点中学,高中入学率、升学率年年名列嘉兴市前茅,一度在浙北地区名声鹊起,吸引了大批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桐乡二中。  1998年学校在通过嘉兴市普通高中A级学校督导评估后,抓住全市高中教育规模扩大和布局调整的机遇,一方面加大教学设施建设与更新的投入,广泛筹措资金和争取市政府拨款,先后投入1176万元,建起了新教学大楼、科技实验大楼、综合图书楼和学生公寓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上线率、本科率多次创历史新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赢得了良好的赞誉,为学校争创省级重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2年学校以创建促提高,克服众多困难,以出色的创建成绩,顺利通过省级重点中学的督导评估验收,03年1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使老校青春焕发,开创了学校发展新的里程碑,再现浙北名校风采。  2008年,为了进一步改善二中的办学条件,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对高中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适应崇福镇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经过持续的努力,市政府2008年正式立项,易地建设桐乡二中新校园。新校园位于崇福镇镇东新区,占地72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投资概算7000万元。主要建筑有三幢教学楼、图书科技楼、行政楼、体育场馆和学生宿舍、餐厅等教育生活设施,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室、课件制作中心、闭路电视、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全,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通过国家田径协会国家标准合格验收,新校区于2010年暑假投入使用。  翻开历史的相册,学校已培养出2万多名毕业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人才荟萃,星光璀璨,他们中间既有专家教授、知名工矿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省市和军队各级领导,更有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工商业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工程专家组组长、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澄先生,航天火箭专家吴纪良先生,江南造船集团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吕坚伟先生,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专家姚善泾、张宏建教授等,还有造福桑梓的著名企业家,天女集团总经理姚贵松、新澳集团董事长沈建华等,都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   目前,学校有36个教学班,学生1800多名,他们来自全市各地,94%以上为住校生。   在编教职工123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72人,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有市级学科带头9人、骨干教师12人。他们中有多位教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春蚕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等荣誉,还有多位中青年教师获得桐乡市“十佳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师”、“十佳班主任”等荣誉。  近几年来,学校在桐乡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崇福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锐意开拓进取的校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二中全体师生以“负重拼搏,自强不息”的二中创业精神,努力克服因地域差异带来的生源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以“团结、务实、勤奋、向上”为校风,以“严谨教学、爱心育人”为教风,以“勤学勤思、求真求实”为学风,紧紧围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过程化的学校管理模式,狠抓师资队伍的师德提升和专业成长工程,因地制宜地实施“自信、自律、自强”的“三自”特色教育,积极探索新课程实验下的素质特色教育的新路子和有效性策略,努力实践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走可持续的内涵发展之路,在学校管理、学生德育教育和省会考高考的发展性评价中都因取得的优良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学校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教育部“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文学社百家”、“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浙江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浙江省一级档案管理学校”、“省A级食堂”、“浙江省保护母亲河号”。  “嘉兴市文明单位”、“嘉兴市治安安全单位”、“嘉兴市中小学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绿色学校”、 “嘉兴市先进职工之家”、“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嘉兴市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嘉兴市示范中小学图书馆”、“嘉兴市先进团支部”。  “桐乡市文明单位”、“桐乡市中小学安全文明校园达标学校”、“桐乡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桐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桐乡市教育实验基地”、 “桐乡市先进敬老文明学校”、 “桐乡市文明卫生单位”、“桐乡市治安安全单位示范点”、“桐乡市食堂五常法管理示范单位”、“桐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桐乡市先进基层工会组织”、“桐乡市十佳先进妇女组织”、“桐乡市先进团委”。  学校的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倡导,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学校的特色:发挥学生特长,开发多元智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个性发展。   学校的目标: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促进学生成才。   学校的愿望:创建良好校园文化,建构人才培养摇篮,促进社会进步文明。   桐乡二中的办学条件是一流的、师资队伍也是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是一流的。   桐乡二中的昨天是灿烂的,桐乡二中的今天是辉煌的,桐乡二中的明天将更加光辉夺目。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镇东新区 国道线崇高公路入口处 联系电话:0573—88413800 联系人:章老师 沈老师  邮编: 314511 站长邮箱:myneptune@163.com

    www.zjtxrz.cn - 2013-12-18
  • 余姚市第二中学

    仰龙山青葱,倚姚江浩荡,沐虞舜古韵,得进取天时。在文献名邦余姚,在新兴的余姚工业园区,矗立着一所现代化学校——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余姚二中始建于1969年,前身为余姚镇人民路学校中学部,后多次迁建,数次更名,1992年定名为余姚市第二中学,2009年9月,迁入朗霞街道纬八路296号。如今的校区,占地14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投资1.5亿余元。崭新的建筑设施,洁净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饱满的精神风貌令人欣喜。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清澈的小河自然分隔生活区和教学区。学校拥有标准的体育场馆,现代化的校园六大系统,先进的教学设备。校园的“字、廊、石、广场”等渗透和凸现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使校园成为学而知之、学而善之的家园。学校现有班级51个,学生2700余名,教职工201名。专任教师均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61人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有省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74名、中级教师52名。学校注重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业务培训,大力推行《余姚二中教师培养规划》,实践“让不同层面的每一个教师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努力造就更高更强的师资队伍。经过一代又一代二中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 “立君子品,做智慧人” 的校训;孕育了 “文明、求实、进取” 的校风;形成了 “全面育人,人文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创设了“办学规范,校园和谐,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办学目标。“做人比求知更重要”,学校切实推行《余姚二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采用“整体设计,分层实施”的工作模式,实施“六大教育模块”,以传统文化中的“礼、孝、忠”,教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立足三年抓质量。学校强调高一“严”,高二“活”,高三“紧”,贯穿一个“实”字,精细管理求实效。“宽基础,重选择”,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同步推进。学校开齐开足课程,积极稳步实施新课程。学校有五大类二十余个学生社团,开设“国学经典选读”和“美术模块选修”两大校本课程,培育“立君子品,做智慧人”的学校特色。学校每年以“体艺节”“读书节”“科技节”为主题活动,追求运动强身、艺术养心、生活怡情、科学明智、读书知理,籍此弘扬个性,提高素质,提升品位,展示魅力。一年辛苦一年忙,丰硕果实分外香。近几年来,教师多人次获得优秀教师、师德标本、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春蚕奖等荣誉,在业务比赛中也纷纷获奖;全校各教研组都曾获市先进教研组荣誉,化学教研组是宁波市首批“三星级”教研组;学科竞赛、体育艺术成绩等处市内领先水平;高考成绩屡获丰收,一类上线约20%,二类上线85%以上。学校曾获得余姚市先进学校、余姚市文明单位、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省三级重点中学等多项荣誉称号。如今,学校学风浓、校风正、口碑好、声誉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余姚二中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规划》,把学校建设成为展示优质教育的“窗口”,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开展教育改革的“基地”。学校地址:余姚市朗霞街道纬八路296号(新校区) 余姚市东南街道东旱门路 71 号(东南校区)联系电话:0574-62280005 62722366

    www.yy2z.net - 2013-12-18
  • 湖州二中

    湖州第二中学坐落在湖州市学士路,创办于1901年,2011年12月成功地举办了湖州二中建校110周年庆典。学校于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1998年学校初中、高中脱离,高中部迁入湖州市学士路新校址。2011年8月起由朱建民同志任校长,潘健男同志任党总支书记。  1998年学校迁入湖州市学士路新校址时,校园面积为100000平方米(约合150亩),建筑面积为17900平方米,拥有两幢回廊相连的教学楼、一幢配有20个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的实验楼,一座食堂、两幢普通学生宿舍等设施。1999年竣工投入使用两幢带卫生间的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艺体馆,拥有标准的带500人看台的室内篮球场、乒乓球房、形体房、体操房、健身房等设施,完全满足学校雨天等体育活动。2001年学校开始二期工程,新征土地100000平方米(150亩),使学校整个占地面积达到200000平方米。2002年新竣工投入使用新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3年新竣工投入使用图书信息大楼,建筑面积达8360平方米,图书馆书库一间,学生阅览室2间,教师阅览室1间,共有藏书86000册,每年学校订阅的杂志种类超过300种,全部对师生开架借阅,拥有专门计算机教室3间,语音教室3间,1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电子阅览室,2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电视演播和闭路电视系统,并且安装了天文观测台等先进设施。2003年学校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超过了60间,为每位一线的教师配备了先进的笔记本电脑,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电脑网络系统等设施,现在全校共有电脑591台,每4.75个学生拥有一台电脑;2003年新竣工投入使用3幢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7440平方米;同年新竣工1个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0个塑胶篮球场、6个塑胶羽毛球场和一个标准塑胶网球场等先进体育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办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坚持“服务于祖国,奉献于人民”的人生信念,成为“顶天立地有本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工作的一代新人为宗旨。“顶天”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激情,有坚定正确的方向;“立地”就是要能够求真务实、踏实肯干、团结协作,有艰苦朴素的作风;“有本事”就是要有知识、有能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二中的学生要达到 “四个一”的具体要求: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二中学生在独立人格的追求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志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一股高雅文明的正气:二中学生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学会审美,诚实守信,协作共事,具有团队精神。文明礼貌,正直高雅。一身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二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探求新知识的精神,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敢于冒尖、学有所长、主动发展,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副强壮健美的体魄:二中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健体,能根据自身的身体和生理特点,学会健身的技能和方法,讲究卫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注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充满改革活力、追求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一、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1、创造教育现代化良好的条件。1999年就成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构建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为学校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好的物理环境和条件。 2、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体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切实转变单纯地传授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我校不是摆设而切切实实提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与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1.全体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进一步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基本信念。为办好湖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体教师尽心尽职,立足岗位,做出贡献。 2.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开展校本培训,加强与外校与外地区的交流,多次组织教师到上海、杭州等教育先进地区的优秀学校参观访问,同时教师自身也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式转换,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学校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报考在职教育硕士。我校已经有多名教师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使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研组中广泛深入地学习教学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开展听课评课并逐步实现微格化,深入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找出差距和问题所在,切实加以改进。 4.进一步加强师资的梯度建设。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校本培训,继续抓好青年教师“五个一”培养计划,进一步落实新老结对助教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取经,校内开设公开课并进行录像评课,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比,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搭建舞台,创造条件,使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取得长足的进步,分别在全国、省、市各项教学比赛中获奖。我校还着力培养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构建名师工程,许多中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取得骄人的成绩。 5.加快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制度,通过改革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率先在全市进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优质优酬,优胜劣汰,拉开差距”。通过改革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全校工作的开展。为此今年学校进行多方面改革,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打好基础。①建立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搞好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前提就是评价。学校将建立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四方面相结合的评价考核制度。②修改和完善高考奖励制度。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愿望,是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所在,不断提高我校的高考水平与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方面,学校通过对高考奖励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社会和家长满意。三、学校注重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学校大力营造教科研气氛,全体教师进一步强化了科研意识,以科研为先导,逐步实现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成为科研型的教师。2003年大型课题《发展性预科教育模式——城市重点高中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确立为“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是浙江省惟一有立项的中学。以此研究为载体,精心组织,全力打造,全面推进科研兴校,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确立了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工作重点,课题研究更贴近教育和教学实际,更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的常见问题。学校定期编辑学校教育科研成果集和报刊,交流教育科研信息,现已编辑了研究性学习和教师说课等多个专集。实践和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们学校发挥自身优势,主要开发两类校本课程:一是发挥重点中学基础教学强的优势,开发基础型课程,二是发挥研究性学习实施早、规范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优势开发拓展型课程。要努力形成有湖州二中特色,体现湖州二中水平的校本系列课程。现在由我校老师主编多种教学辅导用书已出版发行。学校以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为国植贤德为先学校德育工作注重针对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进步,学校将整合多元的德育内容,探索和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工作新方法、新机制和新载体。在全校实施德育导师制,挑选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教师组成导师团,真正体现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的思想,也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策划、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品德,充分体现二中学生一身文明高雅的风度。我校按照“一项原则”、“二种意识”、“三个层次”、“四个纬度”的实施方略,形成“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中心,以四大节日活动为基本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的二中德育特色。 1、“一个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德育内化: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以完善人的道德为始终目标,把对学生的教育,由“外求他塑”转化为“内求自塑”。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完善的追求,有对自己负责,把自己塑造好的能力。学校要为全体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自主策划和实施各项德育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与升华。  2、“两种意识”。树立“全球意识”、“现代意识”,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将更开放,而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具有高素质的各类人才队伍。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形势,包括国际国内政治生活的人和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使政治思想教育成为学生自身的强烈需求,具有“全球意识”和“现代意识”。  3、“三个层次”:德育工作中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年级特征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形成高一到高三的递进层次,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一年级突出抓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巩固和发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成效,提升学生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和道德能力等品德的内在气质、涵养、风度和水平。高二年级推进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完善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高三年级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为主线。以学校业余党校为主要阵地,实现党的理论、基本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  4、“四个纬度”: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四大节日”活动。把“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增进对社会、对国情、对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体验与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校积极实施新课程计划,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我校提前一年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体系,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切实开展新教材的学习和研讨。重视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加强选修课、活动课程的建设,重点抓好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和管理。这样使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点配置了创新实验室、天文地理实验室、无土栽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验场地,同时,加强和完善了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从课时的设置、课题的选择、教师的指导、活动的开展到成果的形成及测评,一系列工作规范而有条理,并显示一定的成效和影响,吸引了省内外兄弟学校领导和同行的参观学习。现在我校基本构建了以过程研究为主线的目标体系,并以学年为单元,确定各阶段的课程目标。[高一]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培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判断问题的价值。  [高二]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并具有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提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研究问题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三、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  青少年在高中阶段,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在这关键的时刻,应以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身体朝着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从学校领导至教师都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育人新观念,不只着眼于上好在校期间的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要的运动技术技能外,应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够使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实施了体育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着重考虑学生特点,课内外教学、活动采用自主选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在选项时按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尊重学生个性,创造条件让每个体能、个性、潜能各有差异的学生充分得到发挥,发展其特长,开发个性优势,例如体力与智力完美结合的新兴定向运动,就深受学生的欢迎。着重提高学生对体育课、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使学生直接对某项体育活动的自身价值产生一种渴求趋势,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直接体育需要。促使体育教育必须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情感需求”,以求得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的体育教育意义。成功地构建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整体方案,建立体育课教学“二段型”教学形式和课外体育活动按兴趣分组的形式,研究“二段型”教材建设的优化组合,实行竞技教材化。编制一套学校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试行纲要。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措施,历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从1998年迁入新校址以来,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及重点率稳步上升。1999年赵乐、施玮同学更是位列全省高考理科第二、四名。学校建立了“优秀学生培养工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学校德育创出了特色,在省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1987年被授予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并一直保持至今,1991年被授予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1992年全国和浙江省读书先进集体,1999年学校党支部被授予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3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1991年和1999年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德育先进集体,2002年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学校, 2000年和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团委,2006年被授予省五四红旗团委。 1999年被授予浙江省中学生先进业余团校和“曙光计划”省级示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结出累累硕果,我校是浙江省15所综合实践课实验学校之一,2003年是浙江省教育厅点名在大连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进行交流的四所学校之一。2004年,被授予“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学校”。2006年、2008年被授予空军招收飞行员先进工作单位。2007年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被授予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首批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2012年,学校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现有54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正式教职工208人。专职教师19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9人。在他们中有省特级教师2人,省级功勋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3人,省级师德楷模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教学明星9人,市级教学能手16人,市教坛新秀14人,湖州市第一批中小学名校长一人,第一批名教师16人。全体专职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占99%以上,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的7人。现任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朱建民同志,现任党总支书记潘健男同志。校长室下设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团委,有年级组3个,教研组11个。学校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2号 联系电话:0572-2372167邮箱:hz2z@yahoo.cn

    www.2ndschool.net - 2013-12-18
  • 泰州二中

    光绪28年(1902)清政府颁发学堂章程,泰州知州侯绍瀛于胡公手创的安定书院内创办泰州学堂,是为今省泰中和“二中”的起始,时名为泰州学堂,1928年改名为私立时敏中学,1941年泰州沦陷,时敏中学继续在城内办学;坚持抗日的师生转移到泰县的叶甸、横庄成立苏北中学。从此,省泰中与以后的“二中”(当时称苏北中学)两校分立,二水分流,各自发展。苏北中学于1943年易名为扬子江中学,1945年8月扬子江中学迁至泓园继续办学。1946年与私立扬子江中学、私立泰县淮南中学合并为私立联合中学,以后先后改名为苏北泰州区私立泰州中学、泰州市私立泰州初级中学、泰州市第二初级中学、泰州县泰州中学、泰州市泰州中学,1970年定名为泰州市第二中学,隶属县级泰州市管辖(简称“泰州二中”) 。1996年地级泰州市成立后,学校划归海陵区政府管辖,2000年创泰州二中附属中学,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学校致力于高中发展,2002年以高分顺利通过省级重点高中的验收,2003年创建成“江苏省文明单位”,2004年顺利转为首批省三星级重点高中,2006年12月划归地级泰州市教育局直接管辖。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全国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育现代化装备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家长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泰州二中位于主城区古城海陵东河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逾百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丰厚的人文底蕴,泰州二中成为得天独厚的育人摇篮,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院士、专家、学者,特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1953——1956年曾在此就读初中(时为“私立泰州中学”),成为二中人永远的骄傲。多年来,学校贯彻“主人教育”的办学理念,树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的责任意识,以发展学生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才途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攀高,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在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在泰州市三星级高中的前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3月省教育评估院[2011]12号文公布,顺利通过三星级复审。泰州二中正向省级优质高中(四星级示范高中)的目标努力迈进。地址:江苏省泰州市鼓楼北路58号 邮编:225300 电话:0523-86213120 电邮:jstzez@yahoo.com.cn

    www.tzez.com - 2013-12-18
  •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平阳二中位于风景秀丽的南雁荡山山麓、平阳县北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水头镇,由苏步青、陈铎民、吴人鉴等人创办于1942年9月, 原校名为“平阳县私立南雁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 ,苏步青为名誉校董,陈铎民为首任校长。1946年6月, 经省教育厅批准, 改校名为“平阳县私立南雁初级中学”(简称“雁中” )。1956年,定校名为“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她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级重点中学。 目前,学校占地九十亩,校园典雅别致,舒适宜人,是闹市中的精品,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校舍结构合理,设施齐备。建有完整的双向闭路广播电视系统、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校园网络系统、平二中网站、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脑)、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和按国家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美术、音乐、舞蹈、劳技等专用教室;运动区内,田径场、风雨操场、体操场、各类球场,一应俱全,是目前全县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最完善的一所高级中学 ,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材的理想乐园。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100多人,教职员工164名,其中高级教师24名,一级教师56名,还有一批市县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他们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功底深厚,素以敬业爱生、无私奉献为己任。在德育建设中,学校坚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尊重人格、启发自信、发现价值、发挥潜能、发展个性、激励成功”的原则,做到“二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坚持“以学为本,因材施教” ,把挖掘调动学生的潜能作为自己的天职,实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见解独到。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近几年来,学校又提出“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宗旨,遵循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题写的“务实奋进”校训,发扬“雁中”时期的优良传统,以构建“数字化平阳二中”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教改措施,实行了“借助现代网络手段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名校‘联姻’、利用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推进学校跨跃式发展”的办学模式,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1年3月, 被定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3年4月,成为“北京大学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 ; 2005年1月,经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晋升为浙江省重点高中,成为平阳县第二所省级重点高中。同时,学校多次获得“浙江省会考先进单位” 、市县“文明单位” 、“温州市办学成效显著学校” 、省市“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雁山色秀,赖师生同德四季时,喜见校园结硕果;鳌水流长,闻黉宇弦歌六十载,乐为华夏育英才。面对已取得的诸多成绩,平阳二中正上下精心地设计她的今天,规划她的明天,迎接新的挑战。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依规办事、从严治校。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以改革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把学校办成实验性、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重点高中。 校址:水头镇东川中路 校长:许宏飞 电话:0577--63851663 传真:0577--63861405 邮编:325405 http://www.pyez.com E-mail:pezjs@126.com

    www.pyez.com -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