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
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
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创建于2005年,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而充满活力的普通高级中学。它坐落在黄梅戏故乡黄梅县城北侧,是鄂东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理想的育人场地,被《湖北日报》誉为鄂东教育战线上的一匹“黑马”,被湖北电视台誉为“鄂东教育明珠”。我校现有行政成员7人,教职工313人,现有专任教师17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39人、中学一级教师88人、其中研究生4人,所有教师均为本科毕业,学历达标率100%。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45人,他们在国际育才高级中学这个理想的育人环境里,如沐春风,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占地面积108000㎡,建筑面积63000㎡,空地绿化面积达98%以上,被人们誉为“风来楼亭暗香满,绿树花草四季春”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总投资8800万元,建起了校园网和广播网,实现了教学、办公设施现代化,硬件建设走在我市同类高中前列,堪称鄂东一流。育才人荜路蓝褛、艰苦创业;育才人含英咀华、呕心沥血。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不仅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三年稳居全市普高十强,而且业已建设起先进的高尚的文明的校园文化,凝聚出和谐校园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有教无类、育人为本、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整个理念的内涵是:全体学生在先进教育思想的照耀下,公平地愉快地接受优质教育、成为身体健康、志向远大、思想独立、意志坚强、勇于创新、品格健全,情趣高雅、个性独特、特点鲜明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在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感恩、责任、国家、人民”校训的激励下,我校呈现出“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校风;“爱生、笃学、深研、善思”的教风;“勤奋、求实、严谨、创新”的学风,各项工作突飞猛进。先后被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民办教育协会和黄冈市委评为“五星级学校”和“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2010年被黄冈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和年检“先进单位”;2008年—2010年被共青团黄梅县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荣获市、县教育局颁发的“特别优秀奖”和“高考贡献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书无垠,行者无疆。我校虽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全体育才人定会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共创平安和谐优质新育才高中,向着“人民满意、鄂东一流”的目标迈进。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苦竹路电话:0713-3360555传真:0713-3360555
www.hmgjyc.com - 2014-04-24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创建于1942年,其前身为宣(宣恩)鹤(鹤峰)联中,1943年独立出来,为鹤峰县初级中学,1958年开设高中班。从联合办学到独立建校,从只有初中到今天的完全高级中学,经历了六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六十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走改革兴校之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坐落在距城区约一公里的八峰山下,溇水河畔。校园占地面积11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学校拥有颇具现代气息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建起了高标准的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有规范标准的运动场,宽敞舒适的公寓楼,宽大明亮的食堂;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布合理;校园里道路四通八达,环境幽雅宜人,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场所。鹤峰一中现有高中三个年级29个班,在校学生1928人,在岗教职工141人。六十余年的历史积蕴,造就了鹤峰一中人才济济,名师辈出。专任教师中,先后有5人受到国家级表彰,20人受到省级表彰,3人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还有一大批省、州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现有的98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4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学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面向全体学生,改革人才培养结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来,鹤峰一中培养的学生连续叩开全国一流大学的校门,有不少学生升入了清华、中国人大、华中科技大、南开、武大等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1997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1999年11月被省教学研究室授予“湖北省教改试验学校”;2000年被省高工委、省教委、省教育工会授予“湖北省学校教代会工作先进单位”,被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部授予“五四红旗团委”;2001年3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1999-2000年文明单位”;2001年12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挂牌,确立为全国中语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2002年5月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2002年6月被省政法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校园”;2003年3月再度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展望未来,学校领导班子正率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继续抓好校园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和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将鹤峰一中逐步办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高级中学,为鹤峰的腾飞发展作出贡献。Add:鹤峰县容美镇广场路3号邮编:445800电话:(0718)5282184传真:(0718)5282184E-Mail:hefengjyj@163.com
www.hfyz.com.cn - 2014-04-24随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风光旖旎的炎帝神农故里,在钟灵毓秀的厥水河畔,有一座闻名随州、享誉荆楚的历史名校--随州市曾都区第四中学。创建于1955年,时为随县第二中学;1971年改为高级中学;1978年8月更名为随县第二中学,列为随县重点中学之一;1983年县、市合并后,更名为随州市第四中学,同年被襄樊市教委确定为18所重点高中之一;2001年设市建区,学校更名为曾都区第四中学;2009年新随县成立,学校又更名为随县一中。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战略需要。作为历经沧桑、以优质教育享誉荆楚的五十年老校——随州市曾都区第四高级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一流学校、育一流英才”的办学思想,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特色校训,培育了一批批栋梁之才。近年来,四中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教育教学改革一年一个新台阶,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相继荣获“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素质教育百面旗”等数十种荣誉称号,四中全体教师永远不会忘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深情厚意,决心在新的世纪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与兄弟学校相比,四中优势明显,成绩卓著:地理位置独特:随州市曾都区第四高级中学,原为随县二中,随州四中。位于编钟古乐之乡、炎帝神农故里的厥水河畔,南邻汉丹铁路和宁西铁路,北连名胜风景区——封江水库,316国道横贯东西,厉封公路纵穿南北。交通便利、环境幽雅、人杰地灵,是读书修身的理想之地。硬件设施完备:学校呈园林式建筑格局。走进校园,豪华气派的大门向您展示它的辉煌,绿荫道旁、喷泉池边地毯式草坪透露出学校发展的勃勃生机,功能齐全的学生公寓鳞次栉比,多媒体电教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语音系统一应俱全,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钢琴室和健身房全市一流,学校礼堂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堪称一流,为现代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办学理念鲜明:学校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以科研兴校,以严抓教学管理为中心,以四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面向21世纪高品位、高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能人才为目标,真正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教学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探索,积极寻求发展之路。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淘汰了一批不胜任的教师,调走了一批不安心工作的教师,使教师队伍更加精干,更加成熟。目前,四中拥有高、中级教师80余名,有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新长征突击手、省优秀教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十大知名教师”、市“十大优秀班主任”等30余人,有国家、省、市各类学会会员、理事、研究员、学科带头人20余人,这是一支业务精良、能征善战的队伍,他们崇高的敬业精神、安心四中的工作态度以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四中独领曾都教育风骚的法宝。德育教育新颖:学校实行“无缝管理”的德育模式。编写《曾都四中学生德育手册》,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设立心理咨询室,用情感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用知识来铸就学生的人生信念;营造文化氛围,用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严格的制度、真挚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做人的楷模、幽雅的环境,构建了一个“无缝育人”的网络,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勤服务规范:学校面向社会招聘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感强、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后勤服务人员,竞争上岗,服务育人。生活设施完备,拥有医务室、小卖部、电话亭、浴室、蛋糕房、豆浆店、学生食堂等,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任意挑选满意的窗口,买到卫生可口、价廉物美的饭菜,月生活费百元左右,非常适宜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文化娱乐设施齐全,班班配有大屏幕彩电,学校有高标准的环型跑道运动场,有规范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和多功能健身房。住宿环境幽雅,实行公寓化管理,统一、整洁、安全。教学管理科学:作为湖北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灵魂,追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和制度化,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质量。明确提出“抓纲务本、重法求实、同步教学、整体优化”的教学理念,强化管理,竞争上岗,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思想工作做到教学第一线,后勤服务保障教学第一线,工作重心倾向教学第一线,真正体现“质量立校、管理强校”之特色。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找准了自己的社会定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制度,成立爱心基金会,每年投入20余万元用于奖励努力求学的优秀学生,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和爱心资助。学校郑重承诺“不让一位特困优秀生因贫困而辍学”。校园文化浓郁:四中作为“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正以高标准、高品位向“园林式学校”迈进。科教楼前,游廊环绕的喷泉池,鹅卵石铺成的通幽小径和磨菇亭、六角亭组成一幅精美的图案,象征学校的古老和沧桑;状元桥上昂首展翅的飞马寓意着学校的发展和腾飞;教学楼后,洒金柏栽成的校训,依偎着笔直挺拔的塔柏松,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上空飘扬。置身于这种文化氛围里一定会激发莘莘学子的知识火花。对外交流广泛: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更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我校与北京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华师一附中、襄樊五中等全国重点高中建立了信息互通的友好关系,使我校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及时了解掌握改革动向,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学校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行讲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效益显著:由于四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校园文化、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超前的办学理念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四中人承日月之精华、仰始祖之灵气,光大了炎帝神农的创业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先后培养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学子。特别是近几年,四中以辉煌的业绩再次赢得各界的青睐。2000年上省线461人,其中万珍珠同学以661的高分名列全市第四而被北京大学录取,谢健以659分的高分夺得全市第五名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2001年上省线702人,上线率100%,升学各项指标在曾都区遥遥领先,其中鲁津晶以650分夺得曾都区理科状元,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徐珊珊以587分夺得全区文科状元而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2003年上省线突破千人大关,摘得曾都区六个第一。2004年高考继续保持曾都区六个第一的辉煌业绩,特别是上一类重点大学的学生高达200人,上省线高达1200人,以无可辩驳的成绩被评为“随州市教学先进单位”。2005年高考,刘珊同学以635分的好成绩勇夺曾都区理科状元,引起较大的社会轰动效应;上一类重点大学120人,上本科线892人,上省线近1300人。2006年高考上一类重点大学167人,上本科线1010人,上省线率达98%,各项指标均居同类学校第一。从2000年以来,由于学校取得的瞩目成绩,一直被市、区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单位”。学校近几年办学水平长足发展,已跃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四中情谊浓浓:质量是学校的灵魂。鉴于四中良好的办学业绩和规范的学校管理,上级组织授予学校为“随州市示范学校”、“绿化合格学校”、“花园式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综合评比先进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随州市最佳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素质教育百面旗”等数十种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四中正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只争朝夕”的精神,为争创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学校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四中热忱欢迎莘莘学子来校学习深造,愿为有志学子搭起上大学的天梯。在此,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书记、校长张立东率全体教职工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全体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竭诚邀请社会各界及广大学生、家长来校考察、指导工作!祝全区初三学生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四中是成才的摇篮,是腾飞的基石!选择四中就选择了成功!校长信箱:zld_ok123@163.com电话:0722-4572557传 真:0722-4574994邮 编:441309
www.hbszsz.com - 2014-04-24湖北省监利实验高级中学
师范七秩桃李遍荆楚,高中数年师生誉杏坛。监利县实验高级中学(增名前身为监利师范)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整合资源,打造教育新乐土。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学校硬件建设日臻完善。近年来,学校又加大对基建和实验器材配备的投入。现在学校占地280亩,总建设面积5.64万平方米。拥有南、中、北三幢教学楼。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别致的音美艺术楼、行政办公楼、科教楼、会议演出厅、书报阅览室、图书馆等一应俱全。学校还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读室和电子备课室。教室均配有闭路电视系统、语言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实行了“三区”的有序分离。教学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铜塑石雕、匠心独运;生活区,假山异石、错落有致,亭台池水、相映成趣;阳光活动区,场地宽敞、设施齐全,绿草如茵、清爽宜人。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和谐,是莘莘学子求学的一方乐土。 引入名师,建设师资新队伍。近年来,学校在人事改革、调整原有教师结构的基础上,又在县内外吸引了一批在高中教育领域中颇有成绩、享有盛誉的名师充实我校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29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5人,高级职称教师39人,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24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5人。全体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人人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学校承担着国家级研究课题1个,省级研究课题3个,在各级报章杂志上发表和获奖的教师论文达1500余篇,教师出版专著50余部。 联姻名校,开创教学新天地。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教学,追求教育最优化,我校先后与省内诸多名校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先后将我校定为实习基地,同时实现学科合作、优势对接。今年四月学校与省内高中教育窗口学校——华师一附中联合共建“华师一附中卫星示范学校”。利用卫星通信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异地共享。学生可以在宽敞舒适的计算机房点击进入华师一附中网站,和华师一附中的学生一同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 全面发展,建设教育新生态。优美的育人环境,优良的学习风气,学校成为了花园、家园、学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出色的艺术教育,校园充满了人气、文气、才气。紧张的学习之余,各种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有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学科竞赛和各学科兴趣小组等活动。突出主体,兼顾全面,智育为主,素质并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走上一条既能适应升学竞争力又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绿色之路。 学校增名以来,倡导大众化、平民化的办学思想,科学化和个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得到了教育界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认可和好评。并于2003年被评为“一级甲等学校”。此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办学成绩显著单位、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学校、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管理先进单位、普通话工作先进集体、园林式学校等。古梅绽红蕊,老校展新姿。我们将一如既往,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我们郑重承诺:为学生腾飞添翼,对祖国未来负责。学校地址:监利县容城大道86号邮编:433300校办电话&传真:0716-3263315邮箱:lhs3164@126.net
www.jlsygz.net - 2014-04-24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省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江陵一中”)创办于1941年,原是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曾3易校址、5更校名(曾用名有:江陵县立初级中学,江陵县郝穴中学等),历经60余年风雨变革,不断发展。 江陵一中背靠长江,距驰名千古的镇江铁牛700余米。学习以校风正、教风实、学风浓、管理严、质量高、环境美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学校占地103余亩。现有43个班3400余名学生,283名教职工,184年专职老师。(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68%) 学校设有三处一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总支和工会、教代会分别起政治保障和民主监督作用。 危难中创建(1941-1942) 江陵一中创建于抗日战争的烽烟中。20世纪30年代后期,地处江汉平原长江中游荆江北段的郝穴镇小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多数就读于荆沙地区之各类中学。郝穴镇附近的青少年,都有就近读中学之要求,但本镇地处江北,为日寇经常窜扰地区。因此,当时县政府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委派温方正为校长,在南五洲林家祠堂(注,南五洲原属江陵县管辖),创立“江陵县立初级中学”,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招生开学。当时学生130名,4个班,教职员工30名。民国三十一年(1942)因日寇南犯而停办。 在困难中坚持(1946-1948) 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4月,当时县府委派崔家钰为筹备主任,在郝穴镇“鄂城书院”筹办“江陵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采取募捐方式办学,得到各方捐助支持。(商人谢润生一人即资助旧币40万元)同年9月开学,崔家钰为校长,接任者有彭寿延、朱谷心,教育主任先后有潘玉标、史标昌、黄凤熬、陈新诚等。教职工19人,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1个班,男女生共215人。由于国民党倾全力于内战,无心办教育,学校处境极为艰难,在困境中勉强坚持下来。 在曲折中发展(1949-1983)1949年秋,郝穴获得解放,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当地的中等教育,着手进行原江陵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的整治工作,拨款修缮原校址——鄂城书院的教室、办公室,新建教师宿舍,增辟学生活动场地,于同年8月1日开学,仍沿用旧名,学生90人,教师9人。 1953年春,全校5个班130多名学生奉命全部调出,充实其他学校,计一年级2个班和二年级1个班,3个班近100名学生转到江陵初师,二年级下学期有10余名学生转入省立江陵中学,三年级下学期又有20余名学生转入弥市中学毕业。学校于同年秋重新招生,计招6个班,学生297名。教职工19人,校名改为“江陵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郑佳佳,实际负责为吴寿安。 同年,学校从西湖垴鄂城书院迁往镇北郊现址,人民政府拨出大量款项,在新校址新建教室、办公室、教师寝室共计968.3平方米,并拆迁鄂城书院,在新校址按原样修建起来。 1955年,学校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11名毕业。是年有学生8个班,408人,教职员38人。 同年秋,学校在荆州城东部之原武德中学旧址办分部,李世栋为主任,次年奉命移交给县四中(现将台中学)。 1958年,学校开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校名为“江陵县立第二中学”,计初中8个班,高中2个班共有学生411名,教职员工36人。 在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中,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向前推进,取得不少成绩。1961年秋仍有119名学生按期毕业,3年中还修建教室、宿舍、门房、猪屋、厕所等,建筑面积达1733.9平方米。 1962年,学校领导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8字方针,学校不断巩固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连同弥市转入高中生在内,计初中6个班,高中10个班,学生601名,教职员工56名。校园面积达113.8亩,整个学校由2.3米高的院墙包围,院墙外有3米宽的护校河。 1966年5月底“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揭批“三家村”,横扫教育界的“牛鬼神蛇”。从8月起,学生投入大串联活动,学校“停课闹革命”,年底学生陆续回校,组织各种名称的“司令部”、“战斗队”开展大批判,大批“资市阶级反动路线”,大批走资派,接着介入社会,大字报上街,开展大辩论。从揭发学校“走资派”发展到批判镇、县、地、省及中央各级领导人。1967年学生组织取得枪支,设立组织机构,冲击教师和领导,砸烂学校设备,介入了社会派性斗争,武斗逐步升级,学校处于长期停课状态。虽经奉令组织复课,但毫无效果。 1968年,三结合的镇革命委员会成立,工宣队进驻学校,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下,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在教育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工作,领导斗、批、改。 1969年下年,学校开始复课,逐步转入正常状态,但基本未开文课,(尤其是自然科学课)课内学政治,课外搞劳动,学生学习质量不能提高。 1971年后的几年中,由上而下的鼓吹反师道尊严和白卷精神,学生无政府主义思潮再度滋生,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及党的三中全会后,学校开展了拨乱反正,以新颁《中学生守则》严格要求学生,以各科《教学大纲》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改革考试制度,调整教师工资,以各种渠道培训教师,吸收先进教师入党,选举产生教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了尊师重教的教育,教师政治经济待遇逐步提高,教学积极性高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先后兴建教学楼和宿舍楼,整个学校的建筑面积达3966.2平方米。 学校从1949年到1983年,共培育初中毕业生4402人,高中毕业生3167人,为全国各大专院校输学生327人。特别在改革高等学校考试制度以后,考入大专院校的本校高中毕业生逐年增加,1978年12人,1979年18人,1980年36人,1981年32人,1982年45人,1983年60人,这些学生分布清华、北大、科技大、上海交大,南开、复旦等75所大专院校。QQ:26188272 邮编:434100 联系:15971607543校长信箱:86966893@sohu.com常用电话校长书记室:4732886校长办公室:4732558魏校长室:4732006财务室:4738632纪委书记室:4732578人事档案室:4731300政教处:4732068教务处:4732635高三年级办公室4731319高二政史地组4731107高二化生组:4733285高二物理组:4731835高二英语组:4731911高二数学组:4731321高二语文组:4732365体音美信息组4733079高一政史地组4731206高一化生组:4731728高一物理组:4731969高一英语组:4731750高一数学组:4731362高一语文组:4731655保卫科:4731143食堂:4732377微机室:4731579
www.jlxyz.com - 2014-04-24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简称恩施高中)创办于1938年12月。1938年日寇侵凌武汉前夕,各中学随省政府西迁恩施,省政府主席陈诚决定合并组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恩施高中就是当时的“湖北省立联合中学恩施分校”,校长、副校长分别由省府主席陈诚、省教育厅厅长陈剑修兼任。随后相继更名为湖北省立恩施高级中学、湖北省立第七高级中学、湖北省恩施第一中学、湖北省恩施地区第一中学、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1954年,被确定为湖北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目前实行一校两区,老校区座落在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城区土桥坝的黄家峁上。校园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2011年4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将我校整体搬迁至龙凤新校区,新校区计划投资3亿元,校园占地71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人。新校区建设彰显人性化、平民化、标准化、民族化、生态化、景观化的特色,形成“一轴一心多区”的总体格局,“一轴”即校园空间主轴线,“一心”即教学核心区,“多区”即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工生活区、生态景观区、后勤管理区等。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06人,高级教师85人,特级教师5人,有67个教学班,其中新校区有高一年级31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老校区有36个班,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2300人。学生来自全州八县市,全部住校食宿。学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遵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以人为本,忠孝雅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全面育人,德才兼备,夯实终身发展基础”的办学理念,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实践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努力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科奥赛中获省二等奖以上的有350余人次,在省州体育比赛中获奖牌300余枚,高考上一本线的人数年年攀新高,先后有4人跻身全省前10名,5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在未来的发展中,恩施高中全体师生员工决心在州委、州政府和州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传承、借鉴和创新,努力把恩施高中创建成全省一流示范高中,成为恩施州扩大对外影响的一张靓丽名片。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土桥坝施恩堂路60号 邮编:445000 电话(FAX): 0718-8434013 Email:hbesgz@vip.sina.com
www.esgz.com - 2014-04-24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校直属潜江市教育局领导,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20人。学校地处园林东城区,坐落在318国道和外环线交汇处。学校有着优越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幽雅独特:校园外清静安宁,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典雅,环境优美。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宽带网,低音广播网,微机室等设施完备先进:塑胶篮球场,标准体育场,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各种文艺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师资力量雄厚: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7人,一级教师70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把“平实”作为核心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办学方向;坚持走“文理并进,艺体突破”的办学之路,铺就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成才之路;坚持落实班主任工作规范不动摇;坚持落实以一系列制度为支撑的24小时无缝隙管理的德育理念不动摇;坚持开展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育不动摇;坚持科学评价,实验了“德育工作精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后勤服务优质化”的特色。近几年来,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上升,高考成绩令人瞩目,连续八年被评为高考先进单位。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其中一本上线45人,二本上线78人,三本上线228人。现在,学校上重点大学人数和本科上线数都是八年前的十倍,学校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的目标。八年来,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多次被上级授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学校”,“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地址:绵原路东八号电话:0728-6240665
www.qjsygz.com - 2014-04-24湖北省浠水县竹瓦高级中学
浠水县竹瓦高中坐落在浠水北大门的竹瓦镇。东临108国道,南对蔡汤公路,西靠京九线,北倚上巴河,交通便利,钟灵毓秀,校园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广大学生求学的理想之所。学校自1958年创办以来,为各级各类高校输送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现任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定国,现任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梅香雪,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饶水林等都是我校毕业生当中的优秀代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兴教之本,强校之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践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并着力打造一支“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70人。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68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教一级教师58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各科辅导竞赛优秀教练员6人。2001年经县人民政府督导室评估考核,我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估优秀优秀率以32。4%的优异成绩,居全县农村普高前列。一.人文关怀结其心,严格管理厉其行。近几年来,在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本着“面向全体,着眼终生;以人为本,弘扬个性;和谐发展,勇于创新”的办学宗旨和“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硕果累累,高考成绩捷报频传。2001年高考取得上省线率43。3%,居县第二的好成绩,2002、2003年高考上省线人数均突破200大关,高分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均居全县同类普高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六年来,高考中涌现出六位农村普高文理科状元。优秀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社会各届的广泛认可。在校学生发展到近1500人。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市“育才奖”,连续七年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全市农村普高“十佳”,2001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先进学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的战略举措,作为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最为密切的高中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正因如此,学校确立了应新形势,抢抓机遇,适度发展,把学校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做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思想,大力投入,校园彻底大为美化,是育人的理想摇篮。二.我校严格按照县物价局收费标准执行收费,住宿条件好,按市物价收费标准收费,学校有校园险,学生参保率96%。三.学校严格管理学校商店,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严把质量关,公开承诺质量和价格,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和权益。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四.学校远离网吧,与最近的网吧有300米,校长行政一班人及全体班主任经常查学生上网,一年来,没有发现学生上网,得到广大家长、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地址:浠水县竹瓦镇学堂路42号邮编:438211 邮箱:397207107@qq.com pyl720828@126.com
www.zhuwagaozhong.com - 2014-04-24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
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坐落在浠水县城东北的凤栖山上,该校环境优美,区位优良,交通便捷,东临浠河并比邻闻一多纪念馆,南望京九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西邻大广北高速公路。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王羲之曾足至泼墨挥毫,苏轼题笔“凤栖石”墨迹尚存,现代大儒徐复观先生托忠魂于此,生命科学创始人之一汤佩松院士为生物园题名,园内“凤栖石”、“凤栖亭”、“读书雕”与园外的“求真碑”、“文化长廊”、“中华文明浮雕图”交相辉映。这里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浠水实验高级中学是于2000年4月由具有56年辉煌办学历史的原浠水师范转办的一所普通高中。浠水师范正式创办于1945年,是一所在全省享有盛名的中等师范学校。浠水师范机构沿革颇为坎坷,最早于1904年(清末光绪30年),以原“考棚”作所址创立“蕲水县立师范传习所”,1905年学生毕业后即行停办。1937年,蕲水县更名为浠水县后在森林染织两科职业学校内附设“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1938年学员毕业后停办。1941年在浠水县立初级中学内附设四年制简师班,1942年秋,又开设一个国民教育师资短训班。1945年8月(民国34年),正式成立“浠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并将原附设于县初中的简师班并入,校址在县城东门外清泉寺,学生202人,校长杨季荣,教职工21人,学校占地面积8000㎡。(后浠水师范将1945年8月作为学校正式创办日。)1951年秋,为适应小学教育发展需要,在浠水县立初级中学内附设“短师班”,停办后又于1956年5月在浠水第二初级中学内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1956年8月,为解决浠、罗、英3县小学师资供求问题,省教育厅决定设立“浠水初级师范学校”,此期间学校又于凤栖山西麓建立新校舍(今实验高中校址),学校占地面积约100亩。1958年秋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浠水县师范学校”,开设中师班级。1962年8月,在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浠水师范被撤销。1972年春根据湖北省有关精神确定复办“湖北省浠水师范学校”,并于凤栖山原址复校招生,招生采取推荐办法。1977年秋,废除推荐制度,恢复考试制度,入校新生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1981年秋改从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校定位为中等师范学校(1994年起为副县级单位),先后招收过13省60多个县市的学生。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师调整步伐加快,遵照黄冈市政府的决定,经浠水县委、县政府同意,浠水县教委向黄冈市教委呈递《关于将浠水师范改办成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的请示》,上级部门于2000年4月正式批复同意浠水师范转制。2000年秋,“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开始招生。2002年夏,学校最后一届中师生毕业,“浠水师范”彻底转办为“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二、优良的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28亩,校舍建筑面积78000㎡。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艺术楼、千座大礼堂、食堂、宿舍等主要楼栋17座和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还建有可供1000人休闲、娱乐、健身的凤栖广场。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理化生实验室装备达国家标准,每间教室都装配了先进的全套多媒体设备(含彩色投影展台),拥有电脑400多台(每位教师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办公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体音美教学设备全市一流,有各种体育器材1820件,钢琴44架,风琴128架,各种民族乐器、西洋乐器200余件,美术设备一应俱全。馆藏图书10万多册,报刊杂志600多种。 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南学忠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勇于进取、富于创新,他们在充分学习、广泛考查、集思广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人为本,特色立校”的教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科教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全面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浠水实验高中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00人,在职在岗教职工338人,专任教师260人。其中,硕士1人,硕士班结业19人,本科学历257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80人,中级教师85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31人。 五、一流的办学质量原湖北省浠水师范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居全省中师前列,先后为13省60多个县市培养岀近三万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管理人才,原湖北省副省长王利滨也曾毕业于这里。1994年,时任省长贾志杰视察时对学校办学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欣然题写“湖北省浠水师范学校”校名。学校于1983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集体”,1990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3~2000年还先后被省教育厅(委)授予“‘培育人才,振兴中华’先进集体”、“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勤工俭学先进单位”、“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中等师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等称号。其间,特级教师朱特雄、蔡义华、郭楚明,全国优秀教师汤凝友等先后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日本专家庄司还受邀来校讲学。浠水县实验高中自2000年由浠水师范转制以来,以“办浠水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秉承“人本立校,仁爱树人”的办学理念和“立志修德求真自强”的校训,弘扬“团结、严谨、务实、和谐”的校风和“乐学勤练、博闻善思”的学风,突出“文理争先,艺体专长”的办学特色,通过走“质量兴校,特色亮校,管理强校,文化立校”之路,在各级组织的关怀和几届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研工作硕果累累,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于2001~2002年度、2003~2004年度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教育部聘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3年被评为“黄冈市示范高中”;2004~2009连续五年被黄冈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全市仅两所);学校还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湖北省红十字模范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黄冈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冈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黄冈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在全县行风评议中获得全县综合服务单位第一名。六届高考已培养出全县文理科状元王昀、郭小丽、毕安元、张洁等多人,达重点线学生近700人;有40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数学老师郭楚明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和“浠水县第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英语学科《农村高中学困生析因及提升对策》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受到国家特别资金资助,其中项目承担者王咏老师获浠水县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咏老师带领英语组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中学英语优合法和教法实验研究”的研究任务,且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2002~2004年学校与加拿大教育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加拿大教育考察团还于2003来校进行过考察交流;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50多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满室芝兰添秀色,盈门桃李笑春风。现在的浠水实高正朝着“建设浠水优质高中,打造黄冈普高龙头,争创湖北知名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迈进,凤栖山的明天将更加灿烂!QQ:315318138邮箱:yungui_jiang@163.com联系电话:0713-4233225 4221002(办公室)传真:86-0713-4221003邮编:428200
www.xssg.net - 2014-04-24洗马高级中学
洗马高中是一所全日制农村普通高中,位于英、浠、蕲三县交界的鄂东古镇——洗马镇,创建于1940年,始称洗马乡小学,1955年改办初中称洗马六中,1970年正式更名为浠水县洗马高级中学,现有教学班级30个,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189人,其中党员28人,校园面积约60000平方米。近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理念,致力于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关心下,在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熔铸“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科学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遵循“弘德、尚美、笃学、励志”的校训,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效益的三大突破。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2人,领导干部6人,中层干部8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9人,高级教师14人。教师学历达标,专业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强。学校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校园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学校自1991年以来,已有十五年高考成绩跻身全市普高十强。尽管近几年学校的招生质量严格受限,但在全体师生共同不懈努力下,每年的高考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依然名列前茅。1970年以来,从我校走出去的人才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在部、厅、市、县级政届任要职就有100多人。仅七五届学生就有三人,一个是江金权,现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局长;一个是周公卒,现任是海南省计生厅厅长;一个是张正新,现任湖北省政法委第一副书记。自恢复高考以来,我校学生考取全国十大高校的也较多,如81届学生朱文松考取清华大学。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正确指导下,我校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共同努力,学校在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取得了骄人可喜的成绩,获得了颇多的荣誉。1991年至2006年有15年荣获黄冈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育才奖”“创新奖”“优秀奖”。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年年受到市、县、镇等主协管部门的表彰并颁发各类奖牌,社会声誉较好。2010年5月,洗马高中被黄冈市人民政府、黄冈市教育局评为“黄冈市示范高中”,这是洗马高中办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农村普通高中,我们洗高人有着“勤劳、踏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会牢牢记住: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是无私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是求真探索;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核心是求精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是开拓奋进。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双手开创洗马高中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邮编:438200电话:07134881017邮箱:murongkonglin@126.com站长邮箱:info@powereasy.net
www.ximagaozhong.com - 20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