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一中

  • 人气指数:1163
  • 更新时间:2024-12-15
  • 入站次数:0
  • 出站次数:3
大悟一中首页缩略图
  • 网站标题:大悟一中
  • 网站描述:环河大桥东头,一幢黄色校门楼正中墙上嵌着伍修权书写的七个金色大字“大悟县第一中学”。学校占地4.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830平方米。现有教师98人,职员30人,工人38人,学生1166人,19个班。一进校门,幽静的校园便展现在眼前,路旁对称的池中亭、求知台、图书室、体育场,颇为别致;校内秀木参天,浓荫夹道,花径迎人,置身其间,顿觉心旷神怡,耳目一新。过去荒芜的燕子矶,如今已变成绿荫冉冉,书声琅琅,人才荟萃,规模最大的大悟县高级中学。(一)大悟一中于1951年秋由东新店李家咀李氏祠迁到城关,当时还是一所初级中学,全校六个班,学生一百六十多人,教职员工二十余人。解放初期,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农村尤其困难,农民无力让子女上学,也有的人对读书认识不足,本着“耙锄落地稳,种田为根本”的老传统,不让子女读书。即使进校了,也有的中途辍学。因此老师除上课以外,还得走访学生家长,动员学生上学。1952年下半年扩充班级,招收一年级新生四个班,简师两个班,全校十二个班。大悟是老苏区,人民政府为照顾苏区子女上学,自1952年起设立助学金,烈军属及贫苦农民子女,家庭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按月发放,从此各班学生名额比较稳定,辍学的很少。师资主要是利用小学拔尖留根的办法解决。新调来的教职员,多数是小学校长、主任,大专生只有九人。大多数教师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要很好的为新社会服务,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为此,领导组织老师学习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以及有关的土改、“三反五反”方面的文件。寒暑假集中开会学习。1953年全省中学教师到武汉市集中学习,听取了省主席李先念同志的报告。大家通过学习讨论,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一方面兢兢业教学,一方面投入建校劳动,挖平了院内的石头包,开辟了操场。老师们艰苦建校,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学习苏联的教材和教法,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根据教育理论进行教学改革。各科成立教研小组,狠抓集体备课,开展相互听课,教学开始走上正轨。当时实行的基本上是供给制,最初每个教师每月120斤米,后来增加到每月280斤。教师生活艰苦,但没有谁计较报酬。这几年毕业的学生,部分升入空军地勤学校,部分分配到东北工厂,部分升入气象学校,也有部分学生参干。1954年调来宣化区长吴述善当校长,加强了对学校的领导,加强了思想教育。学校还经常请革命老前辈、大悟县副县长王正国等同志来校,向师生讲他们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迹,激发了师生对工农子弟兵的无比热爱的感情。这几年学校文娱活动也很活跃,由刘芬、马益贞、张铸民、陈载舟等组织领导学生,先后排演了大型歌剧《赤叶河》、《刘海砍樵》,积极配合土改运动,到刘集、夏店、新城、大新、三里等地巡回演出了二十多场,对启发群众觉悟,推动中心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师生的革命热情。如1954年底在大雪中全校师生送稻草到广水,支援灾区耕牛过冬,效果很好。接着学校师生大搞开荒,继续开发学校后山的三山五岭,挖平了学校东面和北面三个小山包,开恳了河边的大片荒地,连同前些年所开垦的近千亩,所收的小麦、花生全部卖给了国家,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锻炼和改造了师生员工的思想。(二)1958年开始设立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文革”前,一中共输送了五届高中毕业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可用人才。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批判了“两个凡是”,各级领导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激发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学校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教学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过渡,教师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课堂改革,提出了训练思维、开发智力、培训能力的教学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同时因材施教,做好学生拔尖培优工作。组织开展了“备、教、评、一堂好课”的教学竞赛活动,还举行了老教师“教学实验课”和观摩教学,在全校掀起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热潮,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1986年组建了科教处,具体领导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成立了各科的课外活动小组,开辟了各科的专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先后有七十二名学生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及省、地举行的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得到了上级奖励。由于办学方向明确,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自1986年至1990年升入大专院校学生1155人,年均230人;升入中专学生317人,年均60人,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1987年、1988年居孝感地区各县一中之首。1987年首次突破200大关,达到达212人,其中文科57人,理科138人,体育11人,均居全地区第一。1988年上大专线238人,其中上省线127人,文科上线84人,体育上线10人,外语上线27人,均为地区之首位。因而地委、行署、地区教委在我校召开了“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场会。1990年上大专、中专线308人,其中上大专线245人,上省线过100人。因此,大悟一中再次受到省、地、县各级领导的奖励和表彰。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项重要措施。几年来,大悟一中创建校办工厂、选定产品项目、创造物质财富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自1974年以来。先后办起电镀厂、农机修配厂、糕点厂、冰棒厂、制漆厂、涂料厂、体育器材厂、农电修理部,经历了发展、调整、完善三个阶段,现已形成以制漆厂为骨干的校办企业体系。制漆厂自投产以来,年均产值过100万元。利税20万元,目前正增上生产高档油漆“纯树脂酸”的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0万元。经省、地勤工俭学办公室验收为合格的校办企业。目前,校办企业拥有厂房950平方米,固定资产23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机械设备71台套,近五年总产值503万元,纯利23.5万元,每年平均14.7万元,近两年突破22万元,推动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顺利进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投资181.5万元,先后兴建了教学楼、校门楼、实验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灯光球场等,计面积10471平方米,学校环境、教学用具、师生住房和教师待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87年、1988年大悟一中被评为孝感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0年被省勤工俭学办公室、财政厅、计划处授予“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校园绿化实现了“点、线、面”结合,并在现有基础上正在筹建樱花园、桂花园、梅花园、桔园,进一步建设好植物园,培养名贵花卉,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环境。地址:湖北大悟沿河大道(432800) 电话:0712-7216089 传真:0712-7216642技术支持(QQ):47966714 邮箱:dawuyizhong6089@163.com
  • 网站标签:,大悟一中,中学,湖北 
  •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分类目录 » 文化教育 » 中小学 » 站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