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 四川省渠县有庆中学

    渠县有庆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农村高完中。坐落在渠县有庆镇东二公里处,紧邻318国道,环境清幽,远离喧嚣,是潜心求学的理想之所。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138位教师,本科教师占95%,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48人,参加研究生进修班结业有4人;教育理念新颖,秩序井然,管理严格,谨遵“博爱、乐学、诚实、超越”的理念,连续九年来,高考居农村高完中之首。历史现状  渠县有庆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农村高完中。坐落在渠县有庆镇东二公里处,紧邻318国道,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喧嚣,是潜心求学的理想之所。渠县有庆中学地处达州市渠县南大门省级试点小集镇——有庆镇,依国道公路318线,与广安市地域相邻。 学校创建于1957年,占地2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5500平方米。由开办初期6个初中班学生300人、教职工20多人的单设初中.发展到现在有初中24个班、高中18个班、在校生2700多人,教职工141人的农村高完中。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学校发展目标  按照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谐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应新课程新课标的教育教学要求,学校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学校五年(2006-2010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树立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明确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品牌”、创建渠县示范初中的发展目标,努力做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联系地址:渠县有庆镇龙头街199号联系电话:0818-7531911邮政编码:635222站长邮箱:qx818.com@163.com

    www.qxyqzx.cn - 2014-04-26
  • 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中学校

    红原县中学校是一所国办县级高完中,位于红原县邛溪镇霞邛中街10号,海拔3504米,学校始建于1965年8月,文革期间曾与哈拉玛小学合并,称为“红原县中小学”,1970年更名为“红原县中学校,并开始招收高中生,1971年春季开始招收民族寄宿制学生,历经43个春秋,如今学校占地面积35238 平方米,建筑面积912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30%,学校现有初中部教学楼和高中部教学楼各一幢,综合办公楼一幢,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理念配置了一流硬件设施:拥有较完备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各一间;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体育保管室各一间;拥有多媒体阶梯教室和远程教育教室各一间;校运动场配有200米环行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活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是一所设施齐全的高完中。 红原县中学校下辖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校办室、总务处、校工会、教代会、校团委等处室,各处室在校务会带领下,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力推红中这艘航船破浪前行。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1个,学生842人,教职工56人,其中本科学历29人,中教高级职称7人,中教一级职称2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州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校级骨干教师8人。红原县中学校以“爱生、务实、开拓、创新”为校训;以“为学生成才而奠基,为教师成长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为办学理念,始终坚持让学生“勤奋、善思、博学、笃行”为教育目标,并结合牧区实际情况提出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有“勤奋务实,敢为人先”的领导班子,有“严谨务实,求索奉献”的教师队伍,有“诚实、刻苦、自强、进取”的学生,学校通过制定各种《规范》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采取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牧区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是红中人永恒的工作主题。多年来,红原中学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结合时代需求,强化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2004年至今,学校共计为各级各类高一级学府输送人才达562人。学校先后被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教育局授予“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红中图书室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授予“心桥图书室”的荣誉称号,红中团委被共青团阿坝州委授予“阿坝州‘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2007-2008年,红中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研训基地校”、“阿坝州校风示范学校”、“阿坝州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红原县警校共育示范学校”、“红原县寄宿制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成绩属于历史,创新开拓未来。学校将在今后的办学中努力营造更好的育人环境,办好让牧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构建牧区和谐社会输送更多人才。邮编:624400网站管理员邮箱:373381593@qq.com学校邮箱:hyzxlbr@sina.com传真、电话:0837-2662904学校地址 :四川省红原县邛溪镇霞穹中街10号

    www.hongyuanschool.com - 2014-04-26
  • 四川省马尔康中学

    四川省马尔康中学坐落于雪域明珠阿坝州府所在地马尔康,位于马尔康镇马江街124号。学校东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阿坝分公司,西连阿坝州业余体校,南靠巍峨大山,北与州人民银行相接,与梭磨河紧相依偎。  学校的前身为马尔康民族小学。1958年9月,马尔康小学增设初中班,学校更名为马尔康中小学。学校从建校到1961年属马尔康县办,1961年开办高中班后收归州办,并由州文教局直接管理,直接拨付教育经费。“文革”中曾于1969初交由马尔康县管过两年后于1971年收归州管,一直至今。学校于1963年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0年被命名为“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校”,2001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示范性高中”。2002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资助金项目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实验学校”。2003年学校获得省级“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成人仪式先进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学校”等称号。2004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州级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学校被授予“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少年军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阿坝州“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阿坝州第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称号。2006年,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和教育工会评为“四川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2007年,学校荣获“安全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省妇联评为“2006年度学习型家庭先进集体”,被州教育局评为“阿坝州寄宿制建设标准(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先进考点”,被州目标办评为2006年度目标管理一等奖,学校党总支被州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学校妇委会被四川省妇联评为“百万学习型家庭创建行动2005—2007年先进集体”,被州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妇女组织”,被州教育局评为“2006—2007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被四川省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语文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基地校”,文科党支部被州直机关工委评为“2007—2008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州体育局评为“2008年度全民健身工作学校类一等奖”,被州教育局评为“2008年普通高考质量奖二等奖”,高2008级年级组被四川省总工会评为“四川省工人先锋号”。2010年3月,学校被州教育局评为“2009年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2009年初中教学质量二等奖”;4月,学校被成都军区确定为“国防生源基地”,被州教育局评为“2009年全州中小学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编制160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取得高级教师资格的52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的教师20余人。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5%,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全校学生近2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70%左右,生源来自全州13个县。学校教师有80多人次分别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教师”、“阿坝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国家、省、州级奖励和荣誉称号,发表了国家、省、州级论文百余篇。  学校坚持教育为主、引导为先、从严管治、注重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德育人,以制管人,以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以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为内容的理想、前途和科学人生观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明道德、遵纪守法教育;以做“合格马中学生”为内容的学校意识教育和安全卫生教育;以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为内容的劳动价值观念教育;以思行统一、身心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进行敬业乐业爱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更新观念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教育;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的遵纪守法教育;坚行操守、立身正气的荣辱观教育。坚持育人的规律性,把握育人的科学性。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坚持全方位育人的观念,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搭建平台、提供保障。马尔康中学的校园是青春的校园,开放的校园,民主的校园,创新的校园,学校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学校团委、学生会凝聚了大批有使命感,责任心,勇于奉献,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广播站、文学社、学生艺术团、运动队等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实践、创新,增长才干的园地,涌现出了大批特长突出的学生。近几来,学校有20余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四川省三好学生”、“阿坝州十佳少先队员”、“阿坝州十佳团员”等称号;有3名同学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奖学金”;有5个支部荣获“阿坝州十佳团支部”。有近200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类、艺体类竞赛奖。  学校坚持实施“分层教学,动态管理,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教学管理模式,坚持“目标导向,评价激励,教研引路,策略从实,整体联动,常规到位,确保质量,稳步提高”的质量抓保措施,对初一到高三的各年级学生实施培优扶弱工程,不断强化学校管理,严格学生管理,细化教学管理;坚持实施学科内课程综合化,教学目标全面化,教法学法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加强课题管理,优化研修形式,营造教研氛围,构建研修模式。目前,学校已有两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结题,其中《中学课堂激趣教学研究》荣获省政府三等奖,还有近10项省、州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学校不断加强年级管理,强化目标意识,广泛收集信息,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月考制度,适时进行“诊断”;坚持以特色教育为内容,全面发展为目的,搞好英语和艺体特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感受学习英语的氛围,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空间,从而保证了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稳居全州前列。按照“三高一大”的要求,享受成都七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全面启动了艺体特长生的素质辅导课,开设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综合实践课,努力为智力教育提供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近几年,学校高考上重点线、二本线和三本线人数稳居全州前列,艺体双上线人数连续四年居全州第一。2008年和2009年,学校一手抓安全稳定和救灾重建,一手抓教育教学,连续两年培养出阿坝州文科状元。学校中考成绩名列全州前茅,多次囊括阿坝州单科状元。2009年,全州中考第一名的桂冠被我校学生夺得。学生高考出口已由单一的以川内为主逐步向全国扩展,已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外贸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和重点艺术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著名演员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同志毕业于我校。目前,学校已培养省、州、县(处)级干部和取得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00多人。  学校设有党政办、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工会、团委、职代会、妇委会等机构部门和群团组织,与2个党支部、6个年级组、7个教研组、8个工会小组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管理网络。学校实施“学习工程”、“先锋工程”、“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大力开展领导班子“四好”活动,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高。作为阿坝州唯一一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学校坚持以人本化管理为核心,人性化关怀为手段,人文化熏陶为内容,以“教书育人,修德爱国,提升素质,全面发展”为主题,努力促成由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和谐与思想和谐,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坚持实施校务公开,以教师行风建设、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为内容,狠抓学校“三个文明”建设,积极实施“爱心工程”,开展贫困学生助学行动。通过减免学杂费、书费、组织师生捐款、义务献血等形式,每学期救助困难学生百余人,减免学杂费20多万元。学校主动加强对外联系,与有关单位结对帮扶,定期资助贫困学生,积极为困难学生的正常入学创造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努力推进和谐学校建设的进程。  学校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由科艺楼、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构成,布局合理,规划有方。学校设有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校园网络,配备有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等教学专用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近几年,学校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投资近150多万元做好了抗击“非典”和非流行性疾病、美化校园、按2000标准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和12间多媒体教室、添置6万多册图书和书柜、装修陈列室等工作,完成“成都七中网校”和校园网的建设,实现与成都七中、四中教学资源共享;积极争取筹集资金近2700万元于2005年上半年解决了历时五年的科艺楼土建、电梯安装和音、体、美、卫、图、电教以及校园网等功能用房的内部设施的添置,修建了建筑面积 4130平方米 的教职工集资建房和近 3000平方米 、能容纳1000人就餐的师生食堂以及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女生宿舍,为学生安装了太阳能洗浴设备,学生公寓内配备了电视机、电话,热水器及标准的卫生间。特别是灾后重建工程——建筑面积6200多平方米的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对住校生安排了专人管理,男生部和女生部的住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对寄宿制学生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家庭化的生活管理,特色化的活动管理,个性化的评价管理,围绕让学生学得优,住得好,吃得饱,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寄宿制管理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劳动技能,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基本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健康自强,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学校的社会认同程度、管理的科学程度、学生的乐学程度、发展的可持续程度,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求学殿堂。  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历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给学校打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学校历经13任校长的领导。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引下,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开拓,辛勤耕耘,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勇于泛舟潮头,勤于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区域性辐射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为阿坝州乃至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届届莘莘学子,造就了一批批栋梁之才,逐步形成了领导是核心、服务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素质是第一、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队伍是保证、管理是关键、改革促发展的运行机制,铸就了“以人为本,发展为要,务实进取,人和校兴”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自强、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和谐、文明、求实、奋进”的校风,“身正、学高、敬业、善教”的教风,“砺志、乐学、勤勉、上进”的学风,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赞同、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热爱,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  当前,四川省马尔康中学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大及历次全会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全州“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全州教育发展的要求,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既定的办学目标和治校之策,积极投入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为把学校办成州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马江街124号邮编:624000邮箱:bodai204@163.com

    www.scmz.net - 2014-04-26
  • 四川省泸定中学

    四川省泸定中学坐落在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大门”泸定县,现有教职员工202人,其中1名特级教师,34名高级教师,69名中级教师,50个教学班(其中建成了三个“远程教育实验班”),近700名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0%)。校园占地约120亩,建筑面积46000多平方米,学校实行一校两址。现有综合实验楼、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标准塑胶运动场所。2001年,学校建成了地面卫星小站,2002年开通了“四川省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校园网(国际域名http//www.scldzx.com,http//www.scldzx.cn)。一、学校办学特色四川省泸定中学注重主体教育,按照“以人为本、厚德重教”的办学理念,从教学到班级、校园环境的管理等都落实了责任制。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为学生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创造自我提供了舞台。全体教师有新的教学理念,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式的要求,具有敬业精神,能够创新教学,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做到全面培养学生。二、办学思想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泸定县建设教育强县的规划纲要为准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我校办成具有明显民族地区特色的文明学校,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世纪建设人才。三、办学目标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道德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会创新、实践统一起来,把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统一起来,全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会做人、会生活、会求知、会创造、有协作和奉献精神、身心健康、有一定特长的合格中学生,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符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办学模式—现代化、开放式、有特色1、"三以三全"的教学思路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点,以特色为龙头,以教科研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教改思路抓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学习,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改进教研工作,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手段大讨论,开展教学艺术竞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健全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即突出学校德育主旋律、主渠道和主力军的功能,结合家庭、社会实施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和全面管理,建立牢固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五、教育教学成果:办学至今,泸定中学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学校师生员工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抓管理、促教学、行改革、求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1985年以来,泸中学生参加高考、文科有9年居全州之冠,理科10年列全州第一,先后25人次获甘孜州文(理)科状元,升学率均在85%以上。1995年兴办的初中民族班办学效益显著,被誉为甘孜州民族班的典范。历年来,已有许多学生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学府深造。近年统计,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知识竞赛获国家级奖励32人次;获省级奖励45人次;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专著18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专著66篇。而今,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航、中国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均有我校学子;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有的已跨出国门,留学欧美、日本、大洋洲。1986年,被批准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2年率先成为州内普及实验教学的高完中;1995年省重点中学达标验收合格;1996年获州人民政府“争创一流、示范康巴”的奖牌;1997年被列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2000年被甘孜州州委、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2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泸中先后获得“甘孜州文明单位”、“四川省基层工会财务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基层党支部”、“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称号。六、规划:1、加大校园建设和改造的力度,使我们的校园成为充满人文气息和现代风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流校园,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2、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作风建设,使班子成员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专家,使领导班子成为思想作风正、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战斗集体。3、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学习、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深入开展教研教改,使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全面更新,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争取教研教改成果达到省先进水平,一批总结性文章在正式专业性报刊上发表。实行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双达标、理论水平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等均名列本市前茅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挥提供师资保证。4、继续办好以篮球为龙头的传统体育特色。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使全体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终身健体的良好习惯;继续抓好田径、篮球等运动队,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争取在各级比赛中再创佳绩;继续进行体育与健康课题研究。学校校名:四川省泸定中学地址: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安乐坝邮编:626100联系电话(传真):0836-3126298(行政办公室)Email: scldzx@163.com制作维护:四川省泸定中学高中部网管中心(0836-3126300)

    www.scldzx.com - 2014-04-26
  • 四川省通江中学

    四川省通江中学是省级示范性高中,位于素有“一府三乡”美誉之称的通江县城。学校的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通江县中学;有承传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创办的东皋书院;1932年红军入川后将学校更名为“中共川陕省委党校”,罗世文、廖承志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校任教;学校是1982年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目前是巴中市名校,巴中市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校风示范校,省家长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诺水河畔,环境幽雅,设备先进,管理科学,师资力量雄厚,办学业绩显著。学校自开办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培育了大批优秀生源。学校现有教职工284人,学生5400余人。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10人,省市骨干教师36人。学校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勤学上进,勇争一流”的学风,“敬业乐教,亲切友善”的教风,“书香校园,质量上乘”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这里是读书求知、教书育人的理想之地!学校校训:勤学强身,求真尚美办学理念:全面育人,和谐发展。即以人为本,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教学为本,全面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以质量效益为本,稳步推进学校发展进程。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一)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全面构建书香校园,求知乐园,积极争创全国示范性高中;(二)培养目标定位:1、教师——品德高尚,知识广博,教艺精湛,勤于探索;2、学生——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乐学善思,勇于超越。初中立足为本校培育优质生源,高中立足为重点大学培养更多的人才,积极争取为北大、清华等名牌重点大学输送优质生源。教学质量:1、2009年高考:张倩(606分)荣获巴中市文科状元;全校文考重本上线112人,名列巴中市第二;文考二本线以上共518人,文考本科上线770人,比去年增加110人。职教本科上线5人,艺体本科上线22人;我校各类本科上线797人。2、2008年高考,通江全县重点本科上线156人,我校141人,占全县的90.4%。重点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二。文科最高分643,名列巴中市第三名;理科最高分680,名列巴中市第三名。其中全县文科重点本科上线35人,我校34人;全县理科重点本科上线121人,我校107人,占全县的88.4%。全县二本线以上713人,我校508人,占全县的71.2%;全县三本线以上923人,我校660人,占全县的71.5%。职教、艺术类本科上线18人。中考成绩显著,名列全县第一。有6人进入全县前十名,25人进入全县前五十名,172人进入全县前700名。3、2007年高考,在全省参考人数增加4.55万人,而本科录取人数减少6000人的情况下,重本上线120人,各类本科上线688人,各类本科上线率均居巴中市第二,其中王皎、刘宇宸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今年中考,全县前10名我校有4人,全县第一、二、七、八名均在我校;全县前30名,我校占10人;全县前800名,我校占125人。4、2006年高考各类本科上线723人。其中重点大学上线171人,名列巴中市各级各类学校第二,省级示范高中第一;初中毕业生参加“三合一”考试,全县前10名我校占6名(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并列第七),全县前50名我校占22名。5、2005年高考我校有5人入围北大,清华(1人被北大录取);王晏平以648分荣获市文科状元,周英以692分荣获市理科第三名。各类本科上线共计784人,其中重点本科161人(通江全县重本上线共计171人)。6、2004年重本上线180人(通江全县重本上线共计188人),650分以上的高分优生3人(全市共计6人),本科上线702人。联系电话:0827-7221064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诺江镇虎井巷1号 邮编:636000

    www.sctjzx.com - 2014-04-26
  •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一、基本情况普格中学是普格县唯一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校园面积140亩,绿化面积达50%以上,是州内闻名的森林绿色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2300余名在校学生,其中高中生1100多人,全校民族生1200多人,占60.2%,寄宿制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138人,高级教师18人,中级46人,民族教师2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州优秀教师3人,州、县劳模2人。十一、五”期间,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学校办学的投入,学校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学楼、电教实验楼、综合楼、学生餐厅、学生公寓、运动场等布局合理,校园网络(站)、广播系统、远程教育网已初具规模,尤其是最近两年,县上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班班通”工程,新建了学生公寓、教师周转房,并完善和补充了实验、图书、电教等设备,使学校高中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中、高考成绩逐年上升,上省本线人数创历史新高,有21人硬上本科线,其中5名同学考入重点大学,并有1人考上空军航空大学飞行系,成为普格第一名空军飞行员。高考录取率达65%以上,得到了社会的好评。自96年以来,普格中学先后获得凉山州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示范单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单位等殊荣。二、办学思路一条主线以争创为主线,以提高为重点,以发展为目标,“形象立校、质量兴校、发展强校”,全力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学校。四个特色  (1)校风建设以德育先行为基本原则,确立了学校的形象建设是重点、班子的凝聚是关键、教师的导向(管理导向的认同意识、育人导向的追求意识、发展导向的危机意识)是保证、学生习惯形成是基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使学校的校风建设、德育工作找到了着力点,确保了学校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多年来,学校在校风建设方面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获得省校风示范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2)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八个字,就是“注重细节,多元管理”,即多管齐下,互为渗透,分解细化,全面覆盖。以寄宿制管理为核心,细化常规管理,突出班级管理,强化教学管理,重视文化管理,使管理多元、互补、精细、全面,形成氛围和趋势,形成管理的“场”,使管理的有效性得以最大化。细节决定成败,我校管理在细节上狠下功夫,主要是从寄宿管理制度的落实、岗位责任的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细化、教研评估积分的量化、班级管理百分制评估的斗硬等来体现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同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分别从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管理活动,使文化素养的滋润渗透于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一方面促进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成长,一方面使学生的人文品质、文明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以实现“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成人”的教育追求。  (3)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内核,有效的教学管理可以使学校、教师、学生的追求形成共识,使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最大体现,我校在教学管理上主要特色是思路总揽、细化督查、落实评估、兑现奖惩、条块结合、不留空档,思路总揽是指以提高为重点、发展为目标的办学思路来总揽全局,细化督查是指从教学“六认真”、教学秩序、教师到岗、学生上课率等方面加大督查力度,坚持从细节入手,认真去考察、评估每位教师和每个班级,建立教师“六认真”督查个人档案,以等级制来考核教师的业绩;坚持每天必查(专人查上课人数、到岗情况、课堂秩序以及教案、课题);坚持分管领导每周抽查制度,要求教导处分管主任每周不少于两次的不定期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坚持上课期间专人巡查校园制度,由行政值周和政教处分管领导在上课期间到校园和校园周边进行巡查,发现有学生逃课,及时教育处理,保证了上课率;坚持对“四课”(艺体课、微机课、远程教育课、自习课)进行督查指导,把“四课”纳入每天必查的范围,使“四课”从纪律、课堂管理、师生到岗等方面得到进一步规范,端正了教风,使管理不留空档;坚持每期必须对教师进行两次以上的学生调查,把调查表发给学生填写后统一收回,归类统计,进入教师“六认真”等级考核评估;坚持每期对每一位教师的“六认真”情况和考核等级进行公布,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奖惩;   (4)教研工作 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上,(一)教研工作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把教研工作任务与教学任务和教学问题挂起钩来,教研工作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二)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教研机制与各类教研活动开展相结合,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长效教研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搞好规划,落实措施,明确重点,建立常规,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一是把每个教师的教科研行为规范化,建立了教师个人教科研业务档案卡,将教师每期的自修、参加教研活动、论文的撰写、发表和获奖情况进行系统的统计,并分解为个人教科研工作的积分,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对教研组的常规教科研活动进行规范要求,先后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记载表、“三课”评课记载表、教研活动考勤表等,并以此来评估教研组的工作,做到每期公示、每学年兑现奖惩,使教研工作走入了正规化、常规化的良性轨道,在常规教研机制得到有效确立后,学校大力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三课”研讨活动、个人研修活动、以老带新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和其他专题教研活动(班主任论坛、课堂有效管理研究、远程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等),而且把这些活动全部纳入长效教科研机制的框架中,使我校的教研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立项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语文自学辅导》、《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目标教学》等省州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省级课题《语文“三性”课堂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将于今年底结题。《民族地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也将于今年上报立项为省级课题,通过立项课题的推动使我校的常规教研工作得到有效的拓展,二者有机结合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四)深化校本研修与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相结合,校本教研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一是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修,定时定向定量写好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定期收集入册并纳入个人教研档案,加减个人教研积分;二是有计划的进行教师培训,包括先进教学思想、理念、方法、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方面的培训,这些培训采用的形式一般分为讲座、示范、观摩、竞赛、研讨等;三是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和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使校本研修工作始终贯穿着文化建设的主流,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氛围,凸现主流文化,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局面,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深入推进,近年来,学校先后建设和打造了“两网”(校园信息网、教研网)、“一站”(校园广播站)、“一台”(校园电视台)、“一书”(《绿墙》)、“一节”(校园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使广大教师在文化环境的感召下更加注重个人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的提升,自觉投入到校本研修工作中,另外,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有意识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前期的环境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开展顺利,近期正在开展的活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都有声有色,使校本研修的途径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两个重点教学管理为重点:坚持教学“六认真”,坚持教学常规化标准化建设,坚持科研兴校,承担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强化教学管理,坚持教学理论的指导与教学实践的辅导相结合,坚持教学过程的督导与督查相结合;实行教学目标升位,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寄宿制管理为重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增进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工作着力点1、抓两头,重过程求质量: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班工作,注重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为目标的过程管理。2、抓教育科研求实在:立项科研和常规教研相结合,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加强校本研修,加快教师成长,确保一支相对稳定,较为成熟,基本配套,专业过硬,技能过关的教师队伍。通过教育科研,在最短时间占领人才高地。使学校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3、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求发展:针对学生实际,以“低起点、慢节奏、快反馈、重提高”为基本教育思想,开展保优转差工作,推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4、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强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以优雅的环境,多彩的学习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民主管理,大力推进以校务会、教代会为重点的民主管理学校的进程,做到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四、近期工作思考1、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的讲话,坚持科学发展观,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搞好教书育人工作。2、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安全工作,力求软件做硬,硬件做优,把学校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巩固“普九”成果,以生为本,以育人为第一要务,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搞好初中教育加快高中发展的步伐,提高高中办学质量。地址:四川省普格县青年路22号邮政编码:615300电话:0834-4775507邮箱:pgxqb@163.comQQ:441696223

    www.scpgzx.com - 2014-04-26
  • 四川省宁南中学

    宁南中学始建于1944年,是凉山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26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28人,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52人),拥有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凉山州知名教师,凉山州有突出贡献优秀教师,凉山州优秀教师,凉山州骨干教师,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宁南县人才示范岗等优秀人才。学校占地面积140余亩,建筑面积22000 余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动静相宜。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已建成校园宽带局域网,拥有网络教室3间、语音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电子备课室、光电阅卷室、豪华物理电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一应俱全。2009年9月,学校与成都七中网校联办的“远程网络直播班”正式开班,成为学校教学的又一亮点。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强化校风、学风、班风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高考升学率逐年攀升,不少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有的还到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深造。同时,学校也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的中学生节目中都曾经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学校的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先后荣获了省自制教具先进集体、省高等师范教育优秀实习基地、省实验教学先进集体、省州“普实”联合验收一等奖、省第四届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先进学校,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州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州高考质量二等奖、州教科研二等奖、州卫生先进单位、县高考质量特别奖、州级文明单位、州级人才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地址:四川省宁南县披砂镇东升路19号邮政编码:615400学校办公室电话/传真:0834-4572542

    www.nngz.com - 2014-04-26
  • 四川省会东县中学

    四川省会东县中学(以下简称会东中学)地处会东县城西南端(顺城街138号),创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66.12亩,建筑面积29633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3384人,在职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57人。  会东中学创建时初名“会东县初级中学”。1955年,西昌地区专员公署作出了建立“会东县初级中学”的决定,会东县人民政府为建校征地31亩,同年在当时县城外南郊破土动工,1956年9月正式开办,当时配备教师6人,首批招收学生97名,分两班行课,成为当时会东县第一所中学。1959年,西昌专员公署批准设立高中部,学校扩办为高完中并更名为“会东县中学校”。1979年2月,学校正式定名为“四川省会东县中学”。  作为会东县兴办的第一所中学,本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从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然而,刚刚起步的会东中学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却踏上了不平坦的路,1957年“整风反右”,1958年“大跃进”,1959年“反右倾”,“拔白旗”,1960年至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学校教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1963年起,国民经济回升,党中央及时发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即中学“五十条”)等一系列符合教育规律的政策文件,学校迅速恢复“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迅速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翌年,高64级毕业生27人,考上大学4人,实现了学校高考零的突破。1965年高65级36名毕业生,又有13名学生考上大专院校,学校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然而,正当学校在取得初步成绩,欣欣向荣地走向明天时,一场空前的浩劫降临神州大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中,学校成为受害的重灾区,会东中学也不例外。1966年至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会东中学一步步陷入混乱之中,领导班子和管理工作瘫痪,党、团组织停止活动,部分教职工受到批判和冲击,初高中全部停止招生,在校学生纷纷参加红卫兵组织到处造反,学校校舍、设备遭到严重破坏,“读书无用”、“造反有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幽魂笼罩着整个校园,学校发展完全处于停顿状态。1969年秋至1976年,学校开始成立革委会,工作组、军宣队、工宣队等相继进校,负责学校的管理,学校开始招生和复课。但是,由于时局和错误路线的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学校管理、建设均不正常,学工、学农、学军等各种活动超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从谈起,健康发展成为空话。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拔乱反正,纠正了左倾路线错误。会东中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开始从“文化大革命”的极度混乱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徘徊中解脱出来,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工作秩序,努力整顿校风、学风,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了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  从1979年开始,会东中学逐步建立健全了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系,明确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学校工作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从此,会东中学一步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坦途。学校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尤其是最近十年,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一道,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下,继往开来求发展,根据新的形势,确立了学校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较大的成绩。至2006年,学校已拥有50个教学班(初中15个班,高中35个班),在校学生3384人,教职工191人,校园设备设施日渐完善。教学大楼、科技大楼、三用堂、学生公寓楼等一应俱全,整个校园宽阔、平坦,校内树木苍翠,草坪繁茂,四季浓绿,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同时,学校还先后通过了省普通高完中基本办学条件以及“普九”验收,先后获得“全国物理教材改革实验先进单位”、“英语奥赛优秀团体奖”、“中国跨世纪雏鹰行动优秀活动奖”等全国荣誉;先后被命名为省、州“校风示范学校”、州、县“文明单位”、“凉山州绿色学校”和“四川省绿色示范学校”,被命名为首批“凉山州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凉山州以校为本教研基地学校”。  50年的办学实践,使会东中学在党的方针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质量求生存,创新求发展,科研求效益,人和求校兴”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山区,着眼未来、内聚外展,铸德育才”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在质量效益、规模效益、辐射效益等方面得到了不断的提高,高、初中巩固率、合格率、优生率、升学率均逐年有所提高并居全县之首。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大幅度超额完成州、县下达的任务指标,在凉山州高中综合考核中多次获得普通高考综合考核一等奖,高中会考一等奖,教育科研一等奖。  建校50年来,学校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14500余人,为大中专学校输送了4200余 名合格新生。高考中多人夺得州文理科状元等桂冠,并考入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同济、浙大等重点高校,有100多人获得了博士、硕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学校为会东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综合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建设者,各级领导干部、科技骨干、致富能手,对促进会东 “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会东中学将以50年的辉煌成就为新的起点,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奋勇开拓。根据学校制定的《会东中学十年发展规划》(2003——2010年)和《会东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将全面完成花园式学校的建设,学校设施、设备和教学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学校管理水平有质的飞跃,实现从制度化管理模式向科学化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达到州内一流水平,跨入省先进学校的行列,学校将成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最终,会东中学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奋斗下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山区名校。地址: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顺城街 邮政编码:615200 技术支持:会东中学网管中心联系电话:(0834)5422719传 真:0834-5422711 电子信箱:hdzxwg_2007@126.com

    www.schdzx.net - 2014-04-26
  • 四川省渠县临巴中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当时是临巴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有2个班。1959年在临巴镇溪口村四社建校舍,同年正式挂牌“渠县临巴中学”。1974年在现址上建校舍,定为全日制高完中。2006年9月在渠县县委、政府及教育局和临巴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功地实现临巴镇第二中心学校初中部与临巴中学的合并,校名仍为“渠县临巴中学”。【基本情况】学校是全县八所高完中之一,地处华莹山南麓风景秀丽的渠江之滨,龙潭老革命山区翼下,与华莹山电厂遥遥相望,距临巴镇街道较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办学的好地方。学校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39平方米,活动场地8000多平方米。校园全部硬化,教室和教师住宿楼房化,布局较合理。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氛浓厚。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877人,教职员工113人。【设施建设】学校教学仪器、设施设备比较齐全。现有教学楼2幢,教室32间;图书室藏书15000余册;各类报刊8种;电脑室一个,学生专用电脑60台;行政办公的处室均装配了电脑;外操场可设100米跑道8组;新硬化的运动场面积为4000平方米,设篮球场3个、乒乓球台8个。【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研究生2人、本科生34人、专科生43人。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总人数1877人,县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近一年来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大胆起用年轻教师,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办学特色】以“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明理、善学、励志、创新”为校训;以“稳步办好初中,大力发展高中”为总思路;以“力争3—5年做大做强临中,把学校办成集初中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教育为就业教育)为一体的一流农村高完中,在2010年成为市级重点高中”为总目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班级分管责任制。就是每个年级由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年级组长,组成管理核心,加强该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此举大大强化了集体责任感,激发个性创造力,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变化,有针对性的持续进行思想教育,收到更好的“培优转差”的效果。二是因材施教,层次教育。学校根据实际,改升学教育为就业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坚持升学、就业两手抓、优生升学,充分就业”。只要进了临巴中学高中,就能有份工作。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这是我校坚持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学欲望。原始的题海战术,简单重复已在我校消声匿迹。新型的教育改革春风弥漫了整个校园。【学校成果】五十年来,学校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培养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现任驻外使节李吉才、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甘孜州州长赵苗、达州市政协主席陈志民、万源市委书记陈中华、开江县委书记杨娟、北京大学教授邓习锋、重庆“刘一手”火锅总经理刘松、渠县民营企业家陈小鲁就是我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困难隐患】1、学生宿舍非常紧张,安全压力极大。我校现有住校学生共1351人,住宿总面积仅为1044平方米,人均住宿面积不到1平方米。住得最多的一个教室学生人数竟然高达107人!这给我校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压力。修建学生宿舍成了当务之急。2、教室极为紧张,教学设施设备严重缺乏。由于学生宿舍占用了8间教室,目前我校教室非常紧张,75人以上的班级18个,高达100人以上的班级达4个。不仅如此,学校还缺乏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教学设施设备也严重缺乏。3、我校高中较为薄弱,师资欠缺,升学质量差。我校高中面临被撤的危险。4、教师宿舍太少,大多数教师没在学校住宿,造成管理学生难度大。【未来展望】1、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初中升重高人数,力争做到稳中有升。确保初中教育质量居临巴片区和渠县南面的主导地位。高中升本科人数2008年4人,2009年10人以上。2、创设优美环境,繁荣校园文化。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力度,营造良好的育人范围。2007年修建学生宿舍大楼,2008年争取资金,修建实验微机综合大楼,修建教师宿舍。3、以初中生源作为高中招生再生资源,力争2007年—2010年初中生达1500人左右,高中生达1000人左右。学生总人数在2500人左右,向3000人奋斗。4、2007年力争成为县级校风示范学校,学生食堂成为市级示范食堂,学校成为依法治校合格学校和县级卫生单位。2009年力争成为市级校风示范学校、依法治校合格学校和卫生单位。2010年力争成为市级重点中学。校长:张仁国联系电话:0818-7411228校长信箱:619526545@qq.com

    www.qxlbzx.cn - 2014-04-26
  • 四川省广安实验中学

    四川省广安实验中学是华蓥市委、市政府为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山西台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办的民办民营高(完)中。学校占地面积62406平方米。校园环 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建筑风格独特,是华蓥城市经营的一大“ 亮点”。  学校设备设施全部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配置,豪华理科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语音室和多媒体交互式校园远程教学网,有高规格的阶梯教室和美术、音乐、舞蹈、琴房等专用教室,有高标准环形400米环型氧聚胺脂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员工300余人,专职教师168人,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3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高中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现有教学班68个,在校学生2600余人。  学校教育成果突出,办学以来多次获得文理科高考状元和中考状元。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历年高考、中考、小学毕业考试及华蓥市统考均取得骄人成绩: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高考获华蓥市文科状元;2006年2007年高考获华蓥市理科状元;2007年高考获广安市理科状元,2009年高考华蓥市理科前五名中占四名。几年来为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输送了大量人才。中考获华蓥市状元!初中、小学统考及毕业考试各科多次获得全市第一名。李永洪等多名教师获得省教赛一、二、三等奖,王帆等多名同学获得全国数理化竞赛一、二、三等奖。  四川省广安实验中学坚持先进的市场经济经营思想,按照“精致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三全三维,修德育才”的办学方针,精心打造21世纪精品教育工程,致力于追求学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创建与国际接轨的省级、国家级示范性、实验性窗口学校为目标,突出专家治校、名师执教、以人为本、小班施教、全日制全封闭式管理、全寄宿家庭化服务的办学特色,通过实施“二·三·四”发展规划,到2004年,建成广安市“四个一流”(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示范性、实验性窗口学校;到2007年,建成四川省“四个一流”的示范性、实验性窗口学校;到2011年,力争建成教学设备设施先进、师资队伍精良、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示范性、实验性窗口学校,努力成为民营企业办社会事业的成功典范。地址:四川省华蓥市广华大道一段258号邮政编码:638600电话:(0826)4828218E-MAIL:scgasyzx@163.com

    www.gasyzx.com - 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