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是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政务、业务信息、开展在线办事的网上平台。网站综合了食品、药品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全省机构、企业、产品方面的信息,并开设了网上办公区。

    www.jxfda.gov.cn - 2014-05-22
  • 江西省林业厅

    江西省林业厅门户网站,信息分四大类:一是林业信息,提供全国林业信息查询;二是视频、新闻、工作动态及相关的资料性信息;三是办事服务类信息,提供林业相关方面的办事指南、办事规程、表格下载、采购公告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信息;四是互动交流信息。

    www.jxly.gov.cn - 2014-05-20
  • 江西省地税局

    江西省地税局是江西地区的地税局官方网站,网站定期发布国家最新税务动态,向网友提供最新的地税局信息。商家以及企业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到相关的税务申报,办事的相关流程和资料信息的在线下载等。

    江西省地税局提供的相关办事说明包括:税务登记,网上申报,网上缴费,涉税审批,发票缴销,项目登记,网上查询,个税申报,两业管理等。更多相关的免税政策,相关表单下载等请直接访问网站了解。

    www.jxds.gov.cn - 2014-05-13
  •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发布全省质监新闻和全国质监动态;全面介绍质监法律法规、行政许可项目和全省质监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责;设有网上申办、咨询有关质监业务、并对办理状态进行查询;提供了各项质监业务信息查询的平台。

    www.jxzj.gov.cn - 2014-05-05
  • 江西省东乡县第二中学

    东乡二中创建于1976年,原为一所完全中学,2001年剥离高中部。东乡二中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发展壮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学校。30多年来,一代代二中人志存高远,筚路蓝缕,用勤奋与执着、艰辛与智慧为东乡的教育事业开拓耕耘,结出累累硕果!30多年来,东乡二中沐风栉雨,生生不息,与祖国同呼吸,为民族育英才,桃李芬芳春满园。建校以来,东乡二中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2000余人,为重点高中、师范、卫校输送优质生源9200余人。近几年来,学校本着“科学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现代人才。执着的追求与实践让学校先后获得了“省安全平安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和谐平安学校”“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多年被评为县“学校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教学效益先进单位”。自2005年以来,二中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7人次,国家级二、三等奖49人,省级奖75人,市级奖346人。历年中考在全县保持绝对优势,实现连续13年获全县中考总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近四年来,共为重点高中东乡一中输送优质生源2200人。更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考凯歌高奏,捷报频传。在全县总分前10名中,二中占9人;全县总分前100名中,二中占81人,被省重点中学东乡一中录取学生人数612人,创历史新高。二中人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谱写了东乡教育的辉煌篇章。站长邮箱:dxzgr@126.com

    www.jxdxez.com - 2014-04-27
  • 江西省鄱阳二中

    在中国湖城鄱阳城西,矗立着一所校园不大却声名显赫的中学,它就是“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上饶市重点中学”——江西省鄱阳二中,全县规模最大的公立完全中学。目前,学校占地近90亩,校园建筑面积24650m2,校内绿树成荫,沙堤侧卧,书声朗朗,鸟雀啁啾,学校现有教学大楼三幢,备有多频道可视双向教学系统,校内广播网及多媒体设施,一幢“回”字形学生公寓,内部生活及设施齐全,四周环境静幽,空气清新,可容纳1800人住宿;一幢现代化的学生食堂,采用了电子刷卡管理系统;一幢科技楼,有可容纳240人的多媒体会议室,三间微机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一间图书室,两间语音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幢综合办公楼,各处室都配备电脑办公并接通宽带,便于老师存贮、查找资料和对外联系,楼内另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两个。学校田径运动场、得场、高低杠等运动场地和设施较为齐备。学校现有教职工25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5人,中学一级教师108人,(他们当中有3名在职研究生,一名“鄱阳县十大名师”,4名鄱阳县学科带头人。)教学班66个,学生总人数近4800。我校余秋云老师曾获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帅木香、占勇、唐建人、王胜年、周木水等老师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仅2006年以来,就有16位老师在省、市优质课或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有200多位老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论文评比中获奖,30多人参加国家、省级教育课题研究,有11位老师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或主持参与了教辅丛书的编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尽管二中已是全县教育界的一面旗帜,数名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领航引路,数十名骨干教师享誉教坛,但没有不断的学习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必然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二中紧紧把住“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坚决不动摇,坚持以“师德师能”作为评价老师的首要标准,一方面大力提倡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强业务学习和提升;一方面用制度和考核机制促使老师履行师德师风条例,规范常规教学,向课堂要效率;同时每年从东北师大、江西师大等院校应届毕业中补充新鲜血液,形成了一支人才济济、潜力巨大、可持续发展的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近两年实施名师工程,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脱颖而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鄱阳二中还积极主动与周边市、县的兄弟学校进行教研合作交流,组织了环鄱阳湖畔的“鄱、余、万”三县二中教研交流会,加入了上饶、鹰潭市十所优质中学组成的“饶鹰十校联谊会”(每年一届),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我校的教研水平得到提高,也极大地扩大了鄱阳二中在周边县市乃至全省的影响力。教育的本义是教书育人,鄱阳二中人深深地理解领悟到“育人”的内涵和意义,那是关系学生终身发展、和教书一样重要的头等大事。学校要求各班每周必须召开一次专题班会,就卫生、礼仪、交友、学习方法等展开讨论,采用辩论、小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政教处配发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校开辟了数块橱窗、黑板报,定期更换。入学教育,高、中考考前心理咨询辅导,校园卫生安全、学习指南……内容详实,形式活泼,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鄱阳二中的学科竞赛活动开展得非常好也非常成功,近两年有四十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省、市各学科竞赛奖,其中2008年曹杨同学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奥林匹克英语能力竞赛。鄱阳二中的素质教育也开展得非常好,音乐、书法、绘画、体育等方面高手如云,异彩纷呈,2008年刘缘园同学获CCTV全国青少年电视现场书法比赛金奖第一名,获全国省、市、文、体、艺等竞赛奖的同学不胜枚举,每年有20多名体育、美术特长生被全国大专院校本科录取。学校现在是江西师大在上饶市的唯一美术培训基地。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积淀,鄱阳二中逐步确定了做精做优初中、做大做强高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体艺特色教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本着“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升华“诚信自强、求真求新”的二中精神,创建一个具有勃勃生机和人文关怀的校园,构建一个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平台,形成一支有理想、有爱心、业务精、师德高、师风严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批会求知、会合作、明是非、知礼仪的二中学子。精心育桃李,勤奋出栋梁,我校初中已在全县中招考试中勇夺十二连冠。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考出全县中考状元,两度包揽全县前三名。我校是二类完中,因政策原因,高中生源不能与省重点中学相提并论,但在学校的严格管理、老师的辛勤培养和正确引导下,每年都有五、六十名学生被一本、二本院校录取,而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初升高时的落榜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中小学实验工作先进学校”、“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发展性课堂教学研究实验学校”、“上饶市先进学校”、“上饶市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上饶市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鄱阳二中努力的方向。作为鄱阳县的一块教育品牌,鄱阳二中应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鄱阳教育,为打造湖文化名城——中国湖城·鄱阳贡献更大的力量。我们相信,满载全县150万人民热切期望的鄱阳二中一定会在天蓝水碧的鄱阳湖畔茁壮成长,绽放异彩!地址:鄱阳县滨洲路372号

    www.jxpyez.com - 2014-01-02
  • 江西省将军中学

    将军中学位于兴国县将军大道789号,由广东深圳青年企业家陈远奎先生投资兴办,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民办省重点中学。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学校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别致,绿草如茵,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教育局的主管下独立自主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现有教职工226人,其中、在读硕士一名、大学本科学历占92%,高级职称占25%、中级职称占53%。在校学生共有三个年级50个教学班3000余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22个省级课题和50余个市级课题已立项(部分已结题)。学校始终坚持低标准收费并先后对50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实行学费全免,600多人次获得了奖学金。2006——2011年高考为国家输送合格高中生5000余人,为高校输送了一本学生138人,二本学生近千名。2006年首届高考一本上线人数19人,二本以上人数148人,综合评估居全市普通高中第七名;2007年一本上线人数21人(其中四人突破600分),二本以上153人,综合评估居全市普通高中第六名;2008年一本上线人数36人,二本以上人数161人,高考成绩居全市普通高中第一名,综合评估居全市普通高中第三名,其中谢冬敬同学以608分获得兴国县文科状元,录取在北京大学;2009年我校再创佳绩,一本上线有22人,二本以上人数137人,其中县文科前五名将军中学占有三人,欧阳建东同学语文131分,居全市语文单科成绩第一名,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高考又创辉煌,一本上线26人,二本上线146人,刘志同学夺取兴国县文科状元;2011年高考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本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176人,优生升学率居全县之首,高达125.6%。多次被市教育局授予“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将军中学可以说是兴国教育的一支生力军,是赣州市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兴国县招商引资较为成功的典型。先后有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省人大副主任卢秀珍、漆权;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赣州市政协主席赖联明;市委常委、副市长潘昌坤;市教育局局长黄德明;原市政协主席罗春涛等国家部委、省、市领导到校视察检查指导工作。2005年以来,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卫生庭院”、2008年八月被评为“赣州市三星级学校”、2009年五月晋升为“江西省重点中学”等多项省市荣誉称号。董事长陈远奎也当选为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2005年5月被赣州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年11月被推举为“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20名候选人之一,2006年11月当选为赣州市政协委员,2006年,当选为赣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2007年1月被授予为“江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010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11年5月被授予赣州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将军中学一定会成长为一朵绽放在红土地的民办教育奇葩。办学八年来,学校坚持“办好将军中学,造福老区人民”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名师工程,吸引了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严谨、爱岗敬业的专职教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校培养合格中学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优秀的教师也培养出许多出色的人才:2004年参加全省中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我校的电脑绘画作品“将军后人”获得全市一等奖,省二等奖;2005年全县中学生动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2010年兴国县高中组女子排球比赛我校女排(教练:罗春荣)获冠军;2011年我校在第六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共有18位同学获省级奖。办学以来,将军中学就有15个省级课题和30个市级课题被立项,今年又有一批课题上报省市审批立项,近三百篇论文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参加各种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04年参加全省中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我校的电脑绘画作品“将军后来人”获得全市一等奖,省二等奖。黄松老师获全市高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5年全县中学生动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办学目标:努力把将军中学办成有特色、一流民办学校。办学宗旨:兴办将军中学,造福老区人民。办学理念:引导个性,开发潜能,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办学原则:教学为本,育人为重,优质为大,特色为先,务实为贵,求真为尊。办学格局:学校有特色,员工有素质,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校训:笃学、厚德、拼搏、进取!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使命感、求知欲、进取心、竞争力、文明度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校址: 江西省兴国县城将军大道北路789号电话:0797-5316298 传真:0797-5329338 邮编:342400

    www.jxjjzx.com - 2013-12-30
  • 江西省会昌中学

    江西省会昌中学创建于1940年秋。称“会昌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增设高中班,1946年由省教育厅改名“会昌县立中学”。1947年增设简师班。解放前高中毕业三届、初中毕业九届、简师毕业三届共700余人。解放后,高中停办,复称“会昌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会昌普化中学改称会昌二中,故又易名为:江西省会昌第一初级中学。1954年二中并入一中,又称“会昌初级中学”,1958年复办高中,更名为“江西省会昌中学”。到1961年发展到高中6个班,初中12个班,学生近千人的规模。文革期间,学校于1968年11月撤销。教师下放,校舍为农机厂占用,留下二个班5名教师由县农机厂接管,改称“会昌县农机厂五七中学”。1971年才恢复会昌中学校名。粉碎“四人帮”后,会昌中学获得新生,1978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当年全校有24个班1400余人,1979年会昌创办二中,1980年全县中小调整布局把会昌中学改名为“会昌县第一中学”。现正式恢复会昌中学。学校现有88个教学班,学生4500人,教职工350人;专任教师31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7人,本科学历287人;中学高级教师76人,中学一级教师6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班主任1人,省德育先进个人1人,市劳模2人,市“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各1人,其他市级表彰的先进个人20余人。学校以“明德、博学、笃行”为校训,以“兴教育人,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形成了“求真、向善、尚美”的良好校风。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9年高考文化类二本以上上线308人,首次突破300人大关,2010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上线329人,实际录取430人,二本以上录取率近30%;有高考优生保持率考核以来,我校优生保持率一直名列前茅,2009年高考一本、二本优生保持率分列全市19所重点中学第一、第二位,2010年高考两项指标均名列第一位。为更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着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走科研兴校之路。到目前为止,学校有省骨干教师6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3人;教师已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6项,市级课题84项,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数百篇;学生在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大有提高,2010届高三学生胡辉撰写的论文《神舟七号轨道舱门的改进建议》获24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为跻身全市教育发展快车道,提升会昌中学办学品位,县委、县政府大手笔高标准建设新会昌中学,新校区占地320亩,主体建筑18栋,建筑面积83659平方米,总投资达1.5亿元。2009年秋,学校整体搬迁到文武坝镇大禾田,新校区设施完备,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音乐舞蹈室,校园网络控制中心一应俱全。搬入新学校后,学校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按照“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全面提高”原则,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生态校园和信息校园,为师生创建赏心悦目、情趣高雅、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县创建和谐平安先进单位,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赣州市经济文化保卫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学校团委被共青团江西省委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2008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2009年顺利通过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验收。学校将按照“建设新学校、树立新形象、再上新台阶”要求,朝着建设“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省级示范高中阔步前进。地址:江西省会昌县会昌中学 邮编:342600 校务办电话:0797-5622653联系邮箱:djchcyz@163.com

    www.jxhczx.com - 2013-12-30
  •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

    吉安县立中学是在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由禾埠桥的私立建国中学改名的,次年迁吉安北门孔圣殿。 1949年,扶园、阳明两所中学并入县立中学,1951年改名为吉安(市)一中;同年,至善中学与兴贤中学合并改为吉安县中,校址在吉州区区门小校杨。为便于地区统一领导,县中改为吉安二中(现吉安二中校址),但仍为县属。1959年划归吉安市(现吉州区)。 1959年7月,又将原吉安五中(即现长塘乡吉安十二中)改为吉安县中,同时将其高中部并入永阳中学,1968年将吉安县中改为长塘中学,县立中学便停其名。 1972年,吉安县开始从吉安市区搬迁到敦厚,同时在新县城(现白云路中段)购地217亩筹建敦厚中学,1980年改名为吉安县第一中学,1983年秋更名为吉安县立中学。2003年永阳中学高中并入3个班,初中部完全剥离;2004年原天河651厂子弟学校高中部分并入。 我校自1974年在新县城开始招生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发展为63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的县内规模最大的高级中学 学校以“务实求精、倡美创新”为校训,以“全面育才、科研兴校”为办学理念,以“质量就是灵魂”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也是质量”的后勤管理理念,以德育为首,以教改为动力。2000年设立了科研处,有省级科研课题8个,艺术特长班也办得红红火火。该校中青年教师占80%多,有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 人次。有市学科带头人7人,有省政府评定的特级教师2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教师们在地市以上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有90余人次在地级以上教学评比中获奖。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虽然该校恢复办学时间不长,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学校,被省工会授予教育工会先进单位,被评为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和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先进单位,1997被确定为江西省高中课改试点学校,并于2000年获省、市“课改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被确定为江西省现代技术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之子课题——《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研究》的成员学校。2005年6月又获江西省卫生庭院称号。 由于各届领导的努力,全校师生的奋斗,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校获市级以上奖励三十多项。学校近期奋斗目标是办成市内一流、省内闻名的示范性高级中学。地址: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白云路30号邮编:343100电话:0796-8442131邮箱: jaxz2008@163.com 制作维护:许新元QQ: 1248613914

    www.jaxlzx.cn - 2013-12-30
  • 江西省宜春中学

    宜春中学座落于全国首批生态城市、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举办地—江西宜春。她创建于1902年,是江西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学校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办学经验,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的能人志士遍布世界各地,为宜春中学带来了“赣西文化摇篮”的美誉。 曾参与我国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研制、周总理亲自任命为“两弹”结合技术协调组组长、“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谢光选,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学会委员会副主席刘天泉,中科院江元生等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郭冬乐,北京大学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理事王祥云等2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这里留下青春的足迹。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成绩斐然。在此期间,学校培养了几十名省、市高考状元,并也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中国生物学会中学生生物联赛团体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春中学于2003年9月异地兴建新校园,并于2005年7月与中心城区另一所省级优秀重点中学--宜春一中强强联合组建成立新宜春中学。新宜春中学继承两校170年的办学传统,兼容两所省重点中学的软硬件优势,为做大、做强宜春中学品牌打开了一条黄金通道。 宜春中学新校园占地808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校园毗邻宜春市行政中心,与宜春市著名风景区袁山公园隔路相望,享拥青山绿水环抱,环境清静、自然、和谐,硬件设施国内一流。 校内标志性建筑科技信息大楼内设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科技活动室、网控中心、采编中心、演播大厅及可容纳600多人的学术报告厅。教学楼三栋,内有普通教室125个,选修教室12个,280座的合班教室3个,每个教室都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楼内设物理实验室9个,化学实验室8个,生物实验室3个,生物标本室1个,每个实验室都配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艺术楼内设音乐教室4个,舞蹈教室2个,琴房11个,体操房1个,美术教室3个,书法教室1个,劳技教室6个。学生公寓4栋,每间均带有朝南阳台,可容纳6000人住宿。多功能学生食堂2栋,可容纳6000人同时用餐,内置设备先进,可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此外,学校还建有学生浴室、后勤服务中心,为学生在校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 整合后的宜春中学构建了一支600人的强大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50人,中级教师162人,硕士或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历的教师20多人,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30多人。这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既为学了们的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为宜春中学的持续发展,从传统名校过渡到现代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2007年10月,学校在校生共9495人,其中,新校区6307人:高一39个班,2401人;高二41个班,2437人;高三23个班,1469人。一中校区3188人:高三21个班,1285人,补习班16个,986人;初三8个班,406人;初二8个班,511人。全校共计教学班156个。 新宜中,新风貌。宜春中学将依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强力支持,充分发挥两校原有优势,融合两校强势资源,创新管理,创新教学,为光大百年老校品牌,为宜春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懈努力,奋勇前进!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宜阳大道48号(北校区)邮编:336000校长信箱:jxyclb@189.cn

    www.jxyczx.com - 2013-12-30
共 118 条«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