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学

  • 宣城市第三中学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坐落在江南诗山敬亭山麓、皖南名邑宣城市区。学校创建于1973年,原名城关初中。2000年宣城撤地建市,定名为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2008年为调整市区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与市五中、七中合并,搬迁到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成立新的完全中学——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22240 M2,规划校园面积155亩,建筑面积28723 M2。土地平旷,环境幽美,绿树浓荫,花团锦簇,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恽代英肖楚女先烈塑像屹立校园熠熠生辉,是对学生展开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实施和丰富的图书资料,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卫星接收站以及综合楼、体艺馆、音乐楼、科学馆、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学生公寓和食堂餐厅可供3000人住宿用餐,实行开放式教学,封闭化管理。 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6人。其中高中部36个班,在校学生1832人;初中部21个班,在校学生874人。现有正式教职工207人,聘用教师26人,聘用职工34人,离退休教职工76人。正式教工中,高级教师41人,中级教师91人;研究生毕业6人,在读教育硕士5人,本科学历143人;有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教坛新星2人;区级骨干教师14人,区级教坛新星18人;获省级表彰教师6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区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10人;获优质课大赛省级三等奖3人,市级一等奖5人,区级一等奖18人。承担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4个,市区级课题8个。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学校党总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2005、2009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6年被评为区级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和宣城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07年被评为敬老文明学校,校工会被评为省级优秀单位。2008年被评为市级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市级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区师德先进集体,校党支部被区直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区级校本培训优秀学校、宣州区“华邦杯”师生“爱国歌曲大家唱”一等奖、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学校项目学校。2010年获得宣州区高中教学质量考评优秀奖,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我校女子甲组手球队代表宣城市参加省十二运会获得金牌。特别是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连续五年高居宣州区同类学校之首。 宣城三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狠抓常规教育的同时,一贯重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综合治理和安全教育。在全区率先成立了中学生模拟法庭,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周和英语文化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富有三中特色的校园文化。宣城三中在市、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宽广视野、科学思维和战略眼光规划未来。以“厚德、励志、和谐、特色”为校训,注重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注重激发全体三中人的热情,坚定不移地走课程改革之路,走文化建设之路,争取在五年内将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清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教育质量、健康的校园文化、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的完全中学,打造出皖东南一流名校。Email:xcml0563@163.com

    www.xc3z.com - 2013-12-24
  • 安徽省庐江第三中学

    安徽省庐江第三中学是“巢湖市普通示范高中”、“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园林式学校”。 校园风景如画:有葱葱绿树、茵茵草地,有清清池塘、弯弯小桥,还有广场灯饰、雕塑喷泉。一年四季,环境怡人,美不胜收。 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大礼堂、学生公寓、实验中心、微机房、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田径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彰显现代校园气息,适合培育新型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在编教职工158人,其中中学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57人,硕士学位4人。岗位合格率100%。其中,省“教坛新星”2人、市“教坛新星”5人,巢湖市首届中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市教育局学科带头人1人,市教育局骨干教师2人,县“教学能手”11人。 教学成绩突出:近10年来为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等各类高校输送了近千名合格学生。2003年度获“巢湖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2004年度获县教育局“完职中教学工作进步奖”, 2007年度获县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奖”,2008年度获巢湖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2009年度获县教育局“初级中学教育工作进步奖”、“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奖”。2009年汪彦辰同学中考总分位居全县第一。 教研成果丰硕:近几年我校结合课程改革积极推行教研兴校战略,不断取得成果——多人次获市、县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2人分别获全省课堂教学评比二、三等奖,语文学科省级科研课题成功立项,教师发表论文篇数多、层次高。 特色教育兴盛:我校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和个性培养。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称号;2006年被命名为“安徽省传统项目学校(篮球)”;1997年、2000年分别获“全国青少年‘做新世纪主人’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2010年我校高二汪彦辰同学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二等奖。篮球专业、田径项目、美术专业为我校优势: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参加省、市、县各种体育竞赛均获良好名次;每年均有多名学生升入大学艺体本科。地址:安徽省庐江县庐城军二东路34号邮编:231500电话:0565-7416921E-mail:Ljsz@ljsanzhong.com

    www.ljsanzhong.com - 2013-12-24
  • 安徽泗县第三中学

    泗县三中是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102个教学班,在校生6006人。学校设施齐全、设备一流,环境整洁美观、幽雅宜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高级教师112人,研究生1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模范教师11人,宿州市优秀教师38人,县级优秀教师62人。泗县三中以“厚德自强,追求卓越”为校训,以“教好一个孩子,振兴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百姓”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考取理想大学”作为我们三中人的基本工作追求。近几年来,在庄亚校长的带领下,校园建设、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辉煌的高考成绩: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505人;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552人;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749人(文化422人、艺术327人)。2012年高考再夺全县五项第一!一、泗县三中考生1196人本科上线835(文化499,艺术336)人,本科上线率全县第一!二、泗县三中文化应届考生677人本科上线417人,比教育局根据各校高一入学时优生人数下达的高考本科指标270人超出147人,任务完成率154.4%,任务完成率全县第一!三、泗县三中文化本科上线499(应届417,历届82)人,比2011年净增77人,增长率全县第一!四、泗县三中应届文化一本(重点)上线112人,上线人数全县第二,一本上线率全县第一!五、泗县三中艺术考生399人本科上线(文化、专业双达线)336人,上线率全市第一!辉煌的教科研成果:201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三中学子获省级奖8人,获市级一等奖15人,获市级二、三等奖18人。2011年在教师论文或优质课评选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人;获省级一、二等奖2人;获市级一、二、三等奖22人。2011年获国家级课题立项1个,省级课题立项1个,获市级课题立项8个,被评为宿州市课改样板学校。辉煌的德育成果: 2011年深化学校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推进安全和谐校园建设,确保重大安全事故为零,打造了平安和谐校园。获得泗县平安示范学校、安徽省应急管理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辉煌的荣誉: 2012年3月获得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宿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成果奖;宿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先进单位等四项殊荣。2011年6月,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8月,获得国家级“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地址:安徽泗县三中新村一号QQ 307441620Email:wei19702002@126.com

    www.sxszh.com - 2013-12-24
  • 东至县第三中学

    东至三中坐落于东至县城尧河之滨,始建于1978年,当时的建制是普通初级中学,1991年9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三中设置高中部,成为普通完全中学,1994年升格为池州地区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1991年以后的十年间东至三中在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下,办学条件逐步优化,科教楼、教学楼、综合楼、公寓楼拔地而起,实验馆、图书馆、生物陈列馆相继建成,电脑室、语言室、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藏书10余万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历年的高校招生统考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连创佳绩。在1994年以后的多次计算机竞赛中,三中代表队连续多次取得全省、全市前三名的好成绩。在1998年的全国高校招生统考中,三中应届考生金星以681分的总成绩夺得全省理科状元。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近四千名,教职工204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6人,中级职称55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研究生9人。学校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风雨操场、医务室、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运动和后勤设施。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学校秉承 “以德治校 构建和谐,教研兴校 塑造名师,质量立校 铸就品牌,科学管理 稳步推进”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严谨、求真、进取”的优良校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高考成绩显著,尤其是文科高考成绩在全市独树一帜。学校近年来被评为东至县办学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池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规范化考点学校、首届文明校园,安徽省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优秀读书俱乐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地址:东至县建德路27号站长:三中校办室电话:0566-7012659电子邮箱: dzsz988@qq.com

    www.dzsz.com - 2013-12-21
  • 安徽省和县第三中学

    安徽省和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始建于1999年8月,学校占地118亩,位于和城团塘大道上。学校布局整齐、设施齐全、风景秀美、师资雄厚、管理到位、教育教学成绩优秀,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场所。2008年6月,学校高中部升格为巢湖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建筑总面积有16000多㎡,现有高、初中教学楼各一幢,行政办公楼、科技馆各一座,男、女生公寓楼各一栋,学校运动场场地开阔、设施齐备,十分方便体育教学。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224个,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个,中级职称教师75个,省市“教坛新星”各两个,县“教坛新星”“教学能手”18个,有多名教师在省市优质课大赛上获奖。学校现有在校生4000多人,教学班67个,其中初中36个班2300多学生。高、初中办学规模逐年趋于均衡。学校坚持“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一办学理念,积极致力于“整洁优美的校容环境,文明礼仪的精神风貌,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的建设,稳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素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数次获得了巢湖市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评为巢湖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6年,学校被国家多部委授予“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称号。自2003年以来,学校因高、初中教学质量突出年年获县教育局表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进一步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目前,学校全体教职工在赵恒平校长的带领下,正满怀信心、充满激情地昂首阔步,争取更大的光荣。地址:安徽省和县团塘路和县第三中学邮编:238200电话:0555-5312994E-mail:hxsz@hxedu.gov.cn hxdszx@126.com

    www.hxdszx.com - 2013-12-21
  • 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中学

    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中学始建于 1921年,学校前身是毓秀女子中学( 1921—— 1949), 全国 解放后,更名为宿城二初中,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宿城朝阳中学,文革结束后又更名为宿县三中, 80年代初成立宿州市,才正式命名为宿州市第三中学。 学校沿革的历史折射出其生命延续的曲曲折折,跌宕起伏,刻录着历任校长和教职工的酸甜苦辣,见证了中国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模式和特征。 80多个春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三中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优良品格。 80 年代,学校以初中办学为主,高中办学为辅,其教学质量享誉宿城。伴随着改革开放, 90年代中期开始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以城区学生居多。 1997年通过市级示范中学的评估验收,成为全区唯一的一所城区市级示范高中。跨入 21世纪之后,学校抢抓机遇,高中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由原来的十几个高中班猛增到现在的 60多个高中班,在校生由原来的 2000余名增加到目前的 4500余名。 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 268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 2名,省市级教坛新星 10名,学科带头人 20余名,骨干教师 50余名,高级教师 73名,中级教师 75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教业爱岗、结构合理、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学校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改革中谋发展,在竞争中树品牌,以质量立信誉。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教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获得幸福人生夯实基础”的办学宗旨;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富有特长”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培养目标;确立了“自我加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全区第一、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具有鲜明校园文化特色的省级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以“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着力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式育人框架,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建设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 1999年以来,学校连年被评为全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宿州市文明单位,全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市高考成绩突出进步奖,研究性学习一等奖,全市普通高中艺术体育优秀成果奖,全市教科研活动先进集体,全市禁毒先进单位,市园林式单位,全国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等多种奖项。继 2004年、 2005年、 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均突破 200人大关之后, 2007年、 2008年高考又都突破了 300人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的飞跃,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块新里程碑,真正成为埇桥区普通高中的领头雁。 回首往事,我们难忘拼搏奋进中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地启动第二次创业,去描绘三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地址:宿州市环城南路邮编:234000电话:3043629E-mail:hy001001@sina.com

    www.ahszsz.cn - 2013-12-21
  • 枞阳县第三中学

    枞阳县第三中学于1993年建校,2003年,仅有十年办学历史的枞阳三中即以优异成绩一举通过安庆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成为全市最年轻的示范高中。学校座落在枞阳县城新政务区內,北依苍翠如屏的幕旗山,南临奔腾不息的浩瀚长江,东接新城区的交通要冲—东湖路、银塘路、下北路的汇合处,距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新址仅800米之遥,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校园占地120余亩(含新规划用地),校舍面积3万余平米﹐全县规模最大﹑建筑面积7300平米的科学馆大楼为教科研和素质教育搭建了一个高水准的硬件平台:拥有200座席位以上的学术报告厅、多媒体电教语言室、宽带网络教室各4个,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及准备室15个,天文馆﹑图书馆、体操房、舞蹈房、音乐室、电子备课室、科技活动室、生态园等教育教学设施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均居全县领先水平;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集开会、艺体表演、就餐等多功能于一体;拟建中的校园广场,汇集园林风格与广场特色,富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文化气息,将成为学生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美丽花园;男女学生公寓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安全舒适,生活条件优越。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27人(其中,中、高级教师78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创造”为培养目标,培育学生“生活自理 学习自主 言行自律 身心自强”的健全人格,规范管理,科学育人。本世纪以来,高考本科达线率年年上台阶,专科以上达线率96%以上,本科达线率65%以上,先后夺取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二﹑三等团体大奖(一般本科达线率前三名,重点大学达线率前一、二名)共12块奖匾;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县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安庆市花园式单位”、“绿色学校”、 “安庆市优秀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枞阳县文明单位”、“枞阳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徽省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教学实验基地”、“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等称号 ,以最短的办学历史跻身全县强校行列。全体三中人正恪守“博爱 勤奋 务实 求精” 的教风,“勤学 善思 明辨 求真”的学风和“立德 励志 协力 创新”的校训,凝心聚力,朝着更高、更强的办学目标开拓前进 。校址:枞阳县枞阳镇长江路275号技术支持:安徽商网邮编:246704电话:0556-2821273传真:0556-2821079 E-mail:zysz2@mail.hf.ah.cn

    www.ahzysz.com - 2013-12-21
  • 安徽省怀远第三中学

    安徽省怀远第三中学 ,这所虽已经历了80年的风雨历程,但至今仍然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学校,2002年被评为“蚌埠市示范中学”,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中学”。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怀远三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优化办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在校长室和党总支的带领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办学水平和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民主化轨道;立足校情,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致力于教育科研工作,以研兴教;德育工作沿着“以德治校,增加实效”的思路,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发挥体育传统项目优势,多渠道培养人才;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了应有的榜样、示范和辐射作用。 学校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嘉奖。获得的荣誉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先进集体”,“蚌埠市文明单位”,“市平安校园”,“市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五四红旗团委”等。 学校规模:现有近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多人,在职教职工近300人。 领导班子:学校党组织和工会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落实,能起到保证监督作用,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委协办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班子成员学历、职称和教龄结构、校级领导的岗位培训等都符合省级示范高中对组织领导的要求。 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工3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205人,市、县级优秀教师30人,市级教坛新星6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县级教坛新星12人,县学科带头人23人。有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56人,中学一级教师8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办学条件:怀远三中新校区,按国家级示范中学的标准设计建设,占地236亩,总投资7000多万元,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高标准教学楼三栋(5750平方米),综合楼(8000平方米),实验楼(3000平方米),食堂(9600平方米),学生宿舍(1800平方米),风雨操场(1800平方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综合楼包括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学术报告厅、美术、音乐教室等,均按规定要求设置)。新校可满足100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400多名教职工教学和工作需要。 学校管理: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总责,党总支和工会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校务公开,规范管理。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达到管理的“四化”:管理思想的科学化、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始终把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全体师生的努力奋斗,学校教育质量大幅度的提高。高考成绩尤为突出,2001年以来每年不仅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本科指标,还夺得了2003年市理科状元(蒲万里)、县文科状元(周灯卡)和县文科前三名,2004年市理综第一名(苏文静),2005年市理科状元(刘川),2006年县文科状元(周鹏程)。录取北京大学的有蒲万里(03)、李志达(03)、苏文静(04),录取中国科技大学的有杨林彬(03)、华如南(04)、吉倩倩(04)、汪旭(05)、张小辉(06)。学校每年还为高等学校输送一批艺体考生。学校手球队(代表蚌埠市)多次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全国中学生业、余体校手球联赛第二名,全国沙滩手球公开赛第三名,安徽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第二名,在安徽省第九、十届运动会上,为蚌埠市夺得了4枚金牌。2007年在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手球比赛中获第一名。学校原手球队员张亮亮,在国家击剑队,继汉城大学生运动会夺金之后,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获得花剑个人铜牌和团体冠军。还有不少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学校以“打造精品名牌学校,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努力方向,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狠抓教育质量的提高,大力提高师德和教学水平。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想师生之所想,紧紧地依靠全校教职工,凝心聚力,与时俱进,以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的挑战;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征程中的困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新地开展学校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创建优秀省级和国家级示范中学的宏伟目标。学校地址:安徽省怀远县涡北新区圣泉大道 联系邮箱:hysz2008@163.com电话:0552-8052533 传真:0552-8052533

    www.hy3z.cn - 2013-12-21
  • 芜湖市第三中学

    芜湖三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学校。学校位于镜湖之畔的黄家山上,校园花木繁茂,宽敞幽美,被授予“安徽省花园式学校”。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是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完全中学,1985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单位。 芜湖三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曲折的办学历程,前身为广益中学。1897年芜湖教会圣公会会长美籍瑞典人卢义德在华圣街创办广益学堂,仅设高小。1902年在石桥港(花津路)购地建校,扩为中学,更名为圣雅各中学。1914年在狮子山增建高中部,1927年变校名为“广益中学”。1937年日军侵占芜湖,广益中学停办,师生辗转至泾县茂林办起“芜湖私立广益中学茂林分校”,与新四军军部为邻。1946年迁回芜湖,恢复广益中学。这时教会内部分歧,狮子山高中脱离另办圣雅各中学(今十一中)。这期间有王稼祥、阿英、李克农等杰出革命者与仁人志士在校就读,从事青年学生运动;茂林分校中有许多学生随新四军北上抗日,投身革命,谱写了学校历史的光辉篇章。 1949年4月芜湖解放,学校由私立改为公办。1952年市政府将芜关中学高一年级并入广益中学,命名为“安徽省芜湖第三中学”,在黄家山征地150亩,开辟新校园,并于1954年迁入。是年,三中规模扩为19个班,师生1000余人,增置图书仪器,修建400米跑道运动场,崭新、典雅的教学大楼在省内首屈一指。经多年努力办学,三中声誉斐然。1959年成为“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52年成为市重点中学。 “文革”期间,三中蒙难,下迁繁昌分散办学,财产流失,教师解散。原校又与一中合并为“东方红中学”。后因摊子过大,合而又分,至1972年恢复“芜湖三中”,但这时学校元气大伤,占地面积仅有60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中面貌发生巨变,百年老校焕发青春。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形成“规范管理,科研兴教,特色办学”的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涌现出许多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班工作成绩突出,各种竞赛硕果累累,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每年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园风景如画,办学条件改善,师生开拓进取;各部门工作同步开展,办学效益好,社会信誉高。邮编:241000电话:0553-3830172传真:0553-3820334网址:http://www.whszh.cn

    www.whszh.cn - 2013-12-21
  • 合肥市第三中学

    合肥三中是合肥市的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建校于1920年,位于逍遥津畔,北临环城公园,紧靠宿州路,交通便捷,校内苍松翠柏,香樟丹桂,环境宜人。学校拥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教学楼两座,高标准田径场一座,多媒体教室两个,省级一流标准的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电教室、网控中心、劳技室、多功能厅、图书馆、健身房及天文观测台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学馆一座。深受学生欢迎的天文观测台让学生把视角伸向奥妙无穷的星空。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其中三个美术特色班),教职工130多人,现有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6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其中有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30余人,有各学科的全国、省市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共16人,有一批省市教坛新星、市十佳教师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学校从校风、教风入手,以师德、师能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和一支充满竞争活力、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分科评教、全员竞争上岗,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多年来学校一直义务组织毕业班学生晚自习补缺补差和提高,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为了方便路途较远学生生活,免费提供大功率蒸饭机、微波炉加热饭菜,中午开放阅览室让学生学习和休息。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对高一入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秋季开学典礼上颁发奖金。对困难家庭学生减免学费,让家长和学生感到温暖。学校教科研已形成良好风气,已连续召开了九届教育教改研讨会,每年教师都有数十篇论文发表于报刊杂志,有近十个省市级教研课题正在研究中,其中“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列为国家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通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我校已形成了富有三中特色的“六个一”教学管理模式:即每年的寒假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每年的暑假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对高三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全面视导,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对高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视导,每学期的期中进行一次教学检查,每学期的期末进行一次联考和分科评教。努力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学校近年荣获合肥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一、二、三等奖和高考、会考“双奖”,为科大、复旦、工大等各级各类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学校美术教育异军突起,渐成特色,高考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电化教育省一类达标学校”、“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中学生散文、诗歌朗诵大赛一等奖”、“合肥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单位”、“合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艺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学校领导班子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带领全校教职工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努力打造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崭新三中。校址: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196号 邮编:230001 网址:www.ahhfsz.com校长:张国正联系电话:2652421(校长室) 2675340(教导处)电子信箱:tchfh@126.com校长信箱:master@126.com

    www.ahhfsz.com - 2013-12-19
共 67 条1234567»